2016-2017学年江苏南京师大二附中七年级上月考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23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quán)释  (bì)益   (zèn)亮   七皱八(zhě)
B.反(chú)   折(dié)  (cáo)杂   瘦骨嶙(xún)
C.(nà)凉    (xī)动   (nìng)可  移默化(qiǎn)
D.浩(miǎo)  找(cá)   (shà)时   死(qiè)白赖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集市上的人们,熙来攘往,冷冷清清,似乎又什么灾难就要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B.做人要认真,一丝不苟;做事要严谨,锱铢必较。
C.再次站在母校的门前,一种回归故里的感情油然而生。
D.朝鲜竟然再次进行核试验,简直就是耸人听闻,令世界震惊。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合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B.“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这个男人刨根究底地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C.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学位,他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D.《卖白菜》选自《莫言文集•小说的气味》(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B.他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是因为他具有踏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造成的。
C.我班选手能否团结一致、不畏困难,是在学校运动会上取得佳绩的关键。
D.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使我们明白了某些小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初中生活。

2.句子默写(共1题)

5.
默写(错、漏、添字均不得分)
,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②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③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月中霜里斗婵娟。
⑤梅雪争春未肯降,
⑥     ,后不见来者。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
(1)察秋毫( )  (2)项为之(  )
(3)喷以烟( )  (4)一癞蛤蟆也( )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是吾剑之所从坠。
【小题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昂首观之 B.项为之强C.驱之别院 D.心之所向
【小题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徐喷烟 何不试之足    
B.以虫蚁兽    二虫尽所吞
C.常蹲身 神游
D.拔山倒树来  至之市,忘操之
【小题5】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趣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下面的一段文字记录了本文作者沈复的一段逸事,人们笑称为“兰花劫”。阅读之后,你领悟了怎样的道理?
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②勃然:充满生机。③滚汤:开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