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娄底卷)历史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995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7/9

1.综合题(共2题)

1.
(16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时代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始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它历史性地创建了一条由东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大动脉,将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南欧的广大区域连接在一起。
——《中国文化传媒网》2014年8月
(1)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什么朝代?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4分)
材料二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摘编自《明朝的那些事儿》
(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4分)
材料三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3)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认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四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4)根据材料四,“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4分)
2.
(16分)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过程表:
时间
事件
影响或意义
1931年9月18日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局部抗战开始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

1939年9月1日
德国突袭波兰

1941年12月7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1942年夏--1943年春
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的转折点
1944年6月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5月8日
德国投降
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订投降书
二战结束
 
(1)请把表格中标序号的内容补充完整。(5分)
材料二
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了侵华战争,日本是重要参与者。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屡遭日本欺凌,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的铁蹄又踏入了中华大地,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中国人民以血肉筑长城,顽强抵抗,经过八年苦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列举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2分)
(3)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意义。(3分)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直接由法西斯***默克尔访问日本,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德国战后对战争的历史问题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检讨,对过去的清算是实现战后和解的前提。在与安倍首相的会谈中,她介绍了德国如何清算纳粹分子实施犹太人大屠杀等可怕罪行。同时敦促日本正视历史。
——中新网
(5)对照德国对战争罪行的态度,日本应如何对待这段历史?这对日本和世界有何意义?(4分)

2.选择题(共14题)

3.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属于“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4.
5月28日,“湖湘文化十杰评选高峰论坛”在岳麓书院隆重举行。著名学者郑佳明表示,他个人最为钦服的湖湘历史文化名人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近代维新志士
A.黄兴
B.左宗棠
C.曾国藩
D.谭嗣同
5.
1934年12月,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会议,改变原计划,向贵州进军,从而打乱敌人部署,初步扭转红军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使红军开始在军事上获得主动权。这一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B.通道转兵
C.巧渡金沙江D.四渡赤水
6.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红军长征
7.
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确立了***的正确领导地位的是( )
A.B.C.D.
8.
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三大改造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9.
据悉,中央组织部计划在今年“七一”前夕,于全国范围内表彰一批优秀县委书记。1966年2月,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号召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的榜样——(   )
A.王进喜B.焦裕禄C.雷锋D.邓稼先
10.
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两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D.古埃及文明
11.
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曾在元朝生活十几年,后来回到欧洲。他的经历和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他是()
A. 亚历山大 B. 马可·波罗
C. 麦哲伦 D. 利玛窦
12.
14世纪前后,西欧新兴资产阶级高举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帜,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
A.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引发了殖民扩张的狂潮
13.
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B.废除封建农奴制
C.维护国家统一D.建立世界霸权
14.
知识提纲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部分要点。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15.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D.新中国成立
16.
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明人类开始进入( )
19世纪70年代
电话进一步普及,耐用电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19世纪80年代
发电站广泛建立,电风扇、电动缝纫机、电焊机被发明并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D.数字时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