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重庆璧山县青杠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段测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58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2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确(záo)   菜(qí)   永(jùn)    蝉(tuì)
B.叮(zhǔ)   花(bǔ)   笑(shàn)   哽(yè)
C.祷(qí)    古(gèn)  热(zhì)    污(huì)
D.默(qì)    歌(lí)   收(liǎn)   对(chèn)
2.
下面选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国人大代表重庆一中校长鲁善坤同志满面春风,做客重庆卫视《特别关注》栏目,谈改善民生,教育优先。
B.2009年我校9人已经保送清华、北大,10人获得清华、北大加分资格,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一中骄傲。
C.2月19日,渝北校区举行了初一年级数学建模竞赛,参赛选手个个来势汹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今年3月,重庆一中举办了首届校园文化节,其中“一中讲坛”活动更是引人注目
3.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
②贵州高原位于多雨的季风区,雨量充足。
③云南高原宽广平坦,地面起伏和缓。
④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
⑤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完美、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A.⑤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⑤C.⑤①②③④D.③②①④⑤

2.句子默写(共1题)

4.
古诗文默写
(1)鸟向檐上飞,    。 (吴均《山中杂诗》)
(2)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3)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5)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的句子是:
    
(6)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是:
    
(7)《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的艰苦生活的诗句是: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族为意    
(2)自指物作诗立就   
(3)以钱币乞之
(4)父其然也
【小题2】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余闻之/也久。   
D.未尝/识书具。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翻译: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翻译:
【小题4】作者借方仲永泯然众人的故事,主要是阐述“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
【小题5】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父母把你们送到重庆一中来学习,其目的是想让你们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快乐高效的学习方法,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到重庆一中来的最大收获。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A)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乙)白鹭(郭沫若)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⑥(B)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⑦(C)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的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⑩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小题1】请按要求回答下面两题。
(1)甲文括号处所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2)乙文第⑤段所写的内容可分别用第①段和第②段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个词语是:
A.架丢捆牵拉
B.支撒系 牵 拉
C.支 撒捆牵拖
D.架套系牵 拉
【小题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甲):
(乙):
【小题3】甲文开头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再写捕鸟,这样安排有什么特殊用意?


【小题4】有同学把乙文第⑦段的内容概括为 “白鹭望哨图” ,但有的同学不同意,认为这样概
括不对。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5】甲文第二段写“我”和闰土的父亲同样的捕鸟方法,收获却不同,仔细品味词句,说说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在三十年后还记得“得失的缘由”?


【小题6】写点评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从甲乙两文划线句子(A)(B)(C)三句中任选一句作点评。
示例:句子——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
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点评:用排比手法表现出了白鹭外表很适宜、结构匀称的特点。
我选的句子:
我的点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