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无棣县小泊头镇中学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758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25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退(kuì)    防(tí) 箱(qiè) 高屋建(líng)
B.寒(jìn)    子(nüè) 荒(miù) 转弯角(mǒ)
C.使(chā)    要(sài) 灭(qiān)    锐不可(dāng)
D.愧(zuò)    靖(suí) 阻(è) 巍巍(chàn)
2.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B.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C.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D.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3.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中,可以反映很多深刻的社会问题。
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C.我们的报刊、电视等宣传媒体,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规范的现象。
D.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2.句子默写(共1题)

4.
古诗文名句默写
(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语句是:_ _,    
(2)《望岳》中,诗人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不但要攀登泰山极顶,更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  , 。”
(3)《石壕吏》中 __, 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4)《使至塞上》一诗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的声势的诗句是
   。
(6)《长歌行》中劝诫人们要珍惜少年时光的名句:         
(7)写出崔颢《黄鹤楼》诗中的颈联 ,__________ ___。
(8)陆游在其《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现风雨交加的深夜,睡梦中仍在战场激烈拼杀的诗句是
 

3.课内阅读(共1题)

5.
阅读《三峡》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略无阙处(  ) (2)夏水襄陵(   )
(3)不以疾也(  ) (4)属引凄异 (   )
【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B.文中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雄起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急。
D.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小题4】(小题4)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为了更好地宣传三峡,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写一则广告词。(要求:体现三峡特点,朗朗上口,20字以内)
广告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课内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