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样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75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5

1.判断题(共1题)

1.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看重医学,就在于医学的治病救人与其提倡的“仁爱”思想相吻合。如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这包含着孔子的“仁爱”思想。医学成了科学知识(知)和伦理道德(仁)合一的学科,行医就成了仁知合一的化身,对医学知识的精益求精就是有仁德的表现。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农业的繁荣和儒家憧憬的“仁政”、“德政”息息相关。儒学把农业和仁政相联系的“重农”思想,使古代农学也成了仁知合一的学科。在古代农学发展史上,北朝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其内容丰富,吸取了儒家经典中大量有关农学方面的思想。儒家具有“知天命”(探求天体运行规律)的传统。“知天命”需要以历法为中心的精确计算;同时,“知天命”还使数学工具化,成为官员处理政务的重要手段。作为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标志的《九章算术》,主要是以官员解决政务中的实际数学问题为主要内容,它共分方田(田亩面积的计算)均输(确定摊派税收和民工的比例)等九章。

——摘编自孙军红《论中国古代科技的儒学化特征》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都是同一朝代的科技著作。
(2)古代中国医学、农学都是仁知合一的学科,与入学吻合。
(3)《九章算术》的许多内容在世界上是最早的,具有重要地位。
(4)古代农学、数学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没有直接联系。
(5)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受儒学的影响巨大,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

2.综合题(共1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得自然科学在19世纪取得重大突破。在物理学方面,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伦琴发现了放射现象;在化学方面,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确立,门捷列夫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在生物学方面,细胞学说建立,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这些重大突破,为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相结合,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直接运用到生产中去,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成为可能。

——宛华主编《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外国学者是如何评价这一著作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何显著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一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4)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述三则材料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

3.简答题(共2题)

3.
中国产党自成立以来,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使中华民族的历史不断展现出光明前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哪里秘密举行?这次大会召开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倡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支撑起中国作为抗日大国、国际地位得以提高的根本前提。请分别指出卢沟桥事变发生前、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例史实。
(3)对外开放使中国不断融入世界。请指出新时期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的重大举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人世界的里程碑,它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
4.
文明是指人类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的总和。人类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请回答:
(1)夏、商、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举例说明商朝时青铜铸造取得的成就。
(2)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演进,把社会主义制度从理想变成现实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3)近代以来资本主义文明深刻影响世界。简要指出第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的史实。

4.选择题(共8题)

5.
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下列属于清朝统治者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有
①始设宣政院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设置台湾府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1931年9月28日这一天,重庆全市市民绝食,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店停业,下半旗为死难同胞志哀。这次运动是为了反抗日本制造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惨案
D.“六五”大隧道惨案
7.
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埠通商
④投资办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是《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一书的部分目录,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红旗飘扬井冈山
②为全民族抗战而斗争
③南湖红船风雨中起航
④新中国的曙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9.
在淹滓洞监狱,革命烈士写下的《黑牢诗篇》体现了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的革命者们坚贞不屈的斗志和坚毅顽强的精神。《黑牢诗篇》的作者是( )
A.陈然B.江竹筠C.王朴D.蔡梦慰
10.
下图人物曾被***列为不应忘记的四位近代实业界人士之一,他创办的民生公司为抗战运输立下了卓著功勋。他是
A.宋育仁
B.李耀庭
C.卢作孚
D.张澜
11.
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
0.04
0.21
0.46
0.94
 
A.蒸汽机的改良
B.火车的诞生
C.内燃机的应用
D.电灯的发明
12.
下列对下图漫画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C.漫画作者站在反法西斯的正义立场D.世界进步力量联合打击法西斯势力

5.填空题(共1题)

13.
(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20世纪80年代设置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经济特区。
B.20世纪90年代设置的扩大开放的窗口:上海浦东新区

(2)河北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目的之一,是打造扩大开放的新高地。仔细观察该图并结合设置时间,指出上述三区设置的特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简答题:(2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