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鄂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5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14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归xǐnɡ    huì暗  烧zhuó jiá然而止
B.chēn视   jī绊    qiè意 参差cēnCī不齐
C.xū气 rǒnɡ杂   撺掇cuānDuo   叱咤chì zhà 风云
D.kànɡ奋   chàn栗  告qìnɡ 浑身jié数
2.
下列加横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南极的冰天雪地,让斯科特等人感觉到一种毛骨悚然的单调。
B.周日,我小心翼翼地问妈妈能不能玩电脑游戏,她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行!”
C.其他队员回撤到营地,养精蓄锐,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为突击顶峰的队员提供支援。
D.凶手泯灭良知,如此凶残,连个孩子都不放过,真是天理不容,判他死刑可谓死得其所
3.
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是 (  )
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C.北京时间1990年3月3日20时10分,我们终于准时到达本次探险的终点——苏联和平站。
D.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解决朝鲜无核化问题,是“六方会谈”能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保证。
B.2008年夏季的北京,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是举办奥运会的最佳时期。
C.通过参拜靖国神社,使日本首相小泉受到亚洲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
D.台湾问题是当前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最大疙瘩,不解决它就不能保证中国政局的稳定

2.句子默写(共1题)

5.
名句默写
①马上相逢无纸笔,
   ,野渡无人舟自横。
,花鬘斗薮龙蛇动。
④夜发清溪向三峡,
 ,散入春风满洛城。
⑥《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⑦《江南逢李龟年》诗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
⑧《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诗句是: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口 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②不能其一处也( )
屋许许声 (  ) ④宾客大宴( )
【小题2】用“/”为下列句子断句。(划一处)
中 间 力 拉 崩 倒 之 声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①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小题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渲染了开演前怎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小题1】联系语境,体会加横线词的含义。
(1)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2)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小题2】任选一个角度,品析画线的句子。
【小题3】选段中的景物描写非常具有特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多方面描写。如第②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A.味觉视觉听觉B.嗅觉听觉视觉
C.嗅觉视觉听觉D.味觉听觉视觉
【小题4】(小题4)②③④段中,有许多地方前后照应,请举一例说明。
【小题5】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一个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戏途中B.渔火点点C.月夜行船D.水乡夜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