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72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8

1.综合题(共5题)

1.
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材料二 有人致信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材料一中的“秦皇”,“汉武”分别指谁?为巩固统一,“汉武”在思想、经济、军事上分别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2)材料二出自谁之口?明清时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许多重大斗争。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3)20世纪末期,我国政府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提出了哪一重大决策?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上述材料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所述内容分别出自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什么条约?
(2)上述条约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近代前期,无数仁人志士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即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依次递进的探索历程。这三个层次的探索历程具体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3.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
材料二  1861~1865年,美国发生了一场关乎美利坚民族命运的战争,这场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材料三 从1929年开始,美国股市暴跌,银行倒闭,工商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农产品价格下跌,失业和饥饿人数激增。1933年,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际,就任美国总统。为摆脱困境,罗斯福政府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美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材料三所述的“危难”指的是什么?简述“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归纳美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
4.
观察有关科技革命的示意图——向“距离”挑战,回答问题:

(1)图① 、图② 中的科技成果分别是谁发明的?
(2)请分别写出A、B两个时代的名称。
(3)我国紧跟时代步伐,在图③所示的这次科技革命中,取得了很多重大科技成果,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4)从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中,你得出了一个什么重要的结论?
5.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什么政策?
(2)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二战后大力推行“冷战”政策的是哪个国家?其目的是什么?
(4)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你认为影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回答两点即可)对此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2.选择题(共12题)

6.
如果从西安出发,做一次丝路之旅,沿途可顺便探访下列哪一个名胜古迹
A.洛阳龙门石窟B.敦煌莫高窟
C.大同云冈石窟D.八达岭长城
7.
在我国法定传统节日中,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此节日是
A.春节B.清明节C.中秋节D.端午节
8.
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
C.民族、民权、民生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0.
遵照中央指示,1935年11月19日,贺龙、任弼时率领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出发地是
A.桑植B.慈利C.永顺D.瑞金
11.
建国以来,新中国外交成就卓著。下列事件发生在1971年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美建交
12.
毕生梦想消除饥饿: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是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以上感动中国颁奖词最适合的人选是
A.邓稼先B.袁隆平C.詹天佑D.焦裕禄
13.
民主法制建设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A.《拿破仑法典》B.《权利法案》
C.《汉谟拉比法典》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4.
“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赛是当今世界上较有影响的体育赛事。它所纪念的英雄是
A.玻利瓦尔B.圣马丁C.华盛顿D.章西女王
15.
综观世界近代历史,凡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革命,二是改革。而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A.独立战争B.明治维新
C.废除农奴制改革D.大化改新
16.
很多音乐作品的创作都被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下列作品中,由贝多芬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创作的是
A.《国际歌》B.《英雄交响曲》
C.《黄河大合唱》D.《义勇军进行曲》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A.中途岛海战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

3.填空题(共6题)

18.
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具体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___________。
19.
_______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0.
根据《三大战役示意图》中英文字母所在区域,分别写出三大战役的名称:

A.  
B.  
C.  
21.
中国军队在__________战役中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22.
_______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3.
下图人物是 。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创立了  理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