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9题)
1.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化名人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医圣——张仲景——《本草纲目》 | B.书圣——王羲之——《兰亭序》 |
C.诗圣——杜甫——《念奴娇·赤壁怀古》 | D.画圣——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
4.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朝 | B.隋朝 | C.唐朝 | D.宋朝 |
9.
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 B.大运河贯通南北 |
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 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
10.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
A.三国时期 | B.隋唐时期 | C.南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11.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
B. 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C.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 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A. 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
B. 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C.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 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17.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 B.秦隋元 |
C.秦元明 | D.隋元明 |
20.
《资治通鉴》说曹操统治北方能“化乱为治”,而《三国演义》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以下关于史书与历史小说的评论,正确的是()
A.史书通常以历史小说为依据 |
B.历史小说与史书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
C.历史小说的人物经过了文学艺术加工 |
D.史书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
24.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清朝历史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与学习卡片内容相对应的是
学习卡片 | ||
表现 | 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 |
严格限制出口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载重量 | ||
只开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 | ||
影响 | 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
A.闭关锁国 |
B.社会风貌 |
C.民族关系 |
D.君权强化 |
30.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B.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
C.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
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
31.
民族团结、民族友好一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①昭君出塞 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③岳飞抗金 ④清朝册封达赖、班禅
①昭君出塞 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③岳飞抗金 ④清朝册封达赖、班禅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35.
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A.明朝国威的树立 |
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
D.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