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明朝中后期,我国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书中共收录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绘有插图1160幅,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巨著。
(1)材料一中提到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它的编写对中华医学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全书60卷,约70万字,书中总结了前人的农学成就和生产经验,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知识,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2)材料二中的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材料三书中对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做了系统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材料三中的这本“书”是谁的著作?为什么它会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以上三本“书”的主要相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书中共收录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绘有插图1160幅,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巨著。
(1)材料一中提到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它的编写对中华医学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全书60卷,约70万字,书中总结了前人的农学成就和生产经验,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知识,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2)材料二中的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材料三书中对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做了系统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材料三中的这本“书”是谁的著作?为什么它会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以上三本“书”的主要相同点。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宣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宣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材料二秦兼天下,建皇帝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
——《汉书》卷十九《百官宫卿表》
中国君主专制就本质而言非常原始,却与一个受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文官)并存。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
材料三秦汉时期,丞相地位极为崇高。拜相时,皇帝要施大礼,因此才有“拜相”一说,然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竟把丞相给废除了,从此丞相在中国就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的“百官之职”中负责监察的官职名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主要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专制主义统治逐步加强的趋势。你认为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的后果是什么?
材料一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宣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宣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材料二秦兼天下,建皇帝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
——《汉书》卷十九《百官宫卿表》
中国君主专制就本质而言非常原始,却与一个受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文官)并存。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
材料三秦汉时期,丞相地位极为崇高。拜相时,皇帝要施大礼,因此才有“拜相”一说,然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竟把丞相给废除了,从此丞相在中国就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的“百官之职”中负责监察的官职名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主要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专制主义统治逐步加强的趋势。你认为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的后果是什么?
3.
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历代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一种分科考试制度。观察以下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排列顺序】
(1)请将上面三幅图片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作简要说明。
【介绍历程】
(2)依据以上图片,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发展历程。
【分析比较】
(3)当今中国最重要的考试是高考,请你简要分析它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主要区别。
【献计献策】
(4)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请你就当今的中考、高考题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排列顺序】
(1)请将上面三幅图片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作简要说明。
【介绍历程】
(2)依据以上图片,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发展历程。
【分析比较】
(3)当今中国最重要的考试是高考,请你简要分析它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主要区别。
【献计献策】
(4)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请你就当今的中考、高考题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2.选择题- (共16题)
5.
在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为后代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为后代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6.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术 |
B.火药、造纸术、司南、活字印刷术 |
C.活字印刷术、造纸术、司南、火药 |
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 |
7.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
8.
“话说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句话。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局面。其中,攻灭南宋残部,实现大一统的皇帝是
A.隋文帝 |
B.唐太宗 |
C.忽必烈 |
D.成吉思汗 |
9.
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科技文化等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唐代上层妇女骑马、打球;宋代元旦那天,连妇女也出来游乐 |
B.唐都长安城内坊、市分开;宋代城市瓦子、勾栏随处可见 |
C.唐代雕版印刷术日渐成熟;宋代指南针、火药得到应用 |
D.唐代海外贸易兴盛,设市舶司;宋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 |
10.
“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画卷中的主要人物是劳动者和小市民,画家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互相关系处理地非常巧妙,使得这幅画卷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据材料判断,这幅传世名画应该是
A.《步辇图》 |
B.《清明上河图》 |
C.《送子天王图》 |
D.《耕获图》 |
11.
“举目楚天阔,古墓倚云留。江淮要塞谁忆,活字出山丘。但作文明使者,但作文明使者,尽把平生精力,印刷术中谋。回首旧游处,风雨到心头。……辉煌大宋,胶泥之上刻春秋。”这首诗词中纪念的历史人物是
A.毕昇 |
B.沈括 |
C.宋应星 |
D.李时珍 |
12.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 |
B.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化管理制度 |
C.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
D.中国早在宋代就进入现代化行列 |
16.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张飞仍鸡毛——有劲难使”“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这些脍炙人口的歇和语都出自《三国志通俗演义》,请问该书的作者是( )
A.罗贯中 |
B.施耐庵 |
C.吴承恩 |
D.汤显祖 |
17.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
C.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
D.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