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2.综合题- (共2题)
5.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指出,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什么新现象?图3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图4是古代哪一水利工程的示意图?图5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经济格局出现的重大变化。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指出,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什么新现象?图3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图4是古代哪一水利工程的示意图?图5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经济格局出现的重大变化。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6.
某校九
(1)班同学开展“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追根溯源)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图释历史)
材料二:

(学法运用)
材料三:下图所示内容是李强、张杰、王丽同学对“工业革命”的评价。

请回答:
(1)材料一从哪三个方面分析了工业革命爆发所需要的条件?
(2)材料二中,图1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出现在哪次工业革命中?图2所示的科技成果是哪一核心技术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请写出材料三中对工业革命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名字,并说明理由。
(1)班同学开展“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追根溯源)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图释历史)
材料二:

(学法运用)
材料三:下图所示内容是李强、张杰、王丽同学对“工业革命”的评价。

请回答:
(1)材料一从哪三个方面分析了工业革命爆发所需要的条件?
(2)材料二中,图1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出现在哪次工业革命中?图2所示的科技成果是哪一核心技术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请写出材料三中对工业革命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名字,并说明理由。
3.选择题- (共13题)
8.
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 B.统一国家的建立 | 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9.
马克思认为“……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碎粉,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是
A.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
B.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
C.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
D.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
10.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A.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
B.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 |
C.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
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
11.
有学者曾把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称之为“姊妹革命”,这两次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A.结束了本国的君主专制 |
B.实现了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 |
C.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
D.凸显了民主平等的启蒙理念 |
12.
“第一条,……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第二条,……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第三条,……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这则材料选自()
A.《独立宣言》 |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C.《人权宣言》 | D.美国1787年宪法 |
13.
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国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己”下列明治维新措施与该思想对应的是
A.提倡“文明开化” |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
C.实行“废藩置县” |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1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万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万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
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 B.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
C.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D.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
15.
某条约第2条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一条款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指( )
A.德国、奥匈帝国 | B.法国、俄国 | C.英国、法国 | D.英国、俄国 |
16.
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亿多美元修建众多公共工程,具体项目见下表。据此判断其主要目的


A.复兴工业生产 | B.推广科技成果 | C.整顿金融产业 | D.缓解就业压力 |
17.
“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成,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6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在减少。”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
A.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失业 |
B.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
C.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
D.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
4.填空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