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苏州立达中学2018年初三历史一模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58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6

1.判断题(共5题)

1.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判断对错)
2.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它标志着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
3.
下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示意图,图中A, B, C分别代表其产生、“黄金时期”和消亡。与此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鸦片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4.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誉为“最可爱的人”。( )
5.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的近20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

2.综合题(共3题)

6.
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海疆是主权国家的领海,沿海国家的国境。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决定以此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参与探讨相关问题。
材料一:
时间
1404-1433
次数
先后7次
海船规模
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
船数
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
人数
每次出海2.7-2.8万人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二:  “甲午一役,”“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一一摘自《清史稿》
材料三: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20世纪30年代以前,国际上对中国南沙群岛的主权状况没有任何争议,世界有不少地图和百科全书标明南沙群岛属于中国。南沙争议缘起于日本帝国主义扩张和战后的秩序安排,发酵于冷战。”
一一摘自傅莹《南海局势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此次航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一中表格内容归纳分析为什么说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材料二中海防的失败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是什么?此役后对中国社会造成了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3)据材料三分析南海主权争端的最主要推手是谁?针对一些国家不时挑战我国的周边海洋权益,请就此提出一条应对策略。
7.
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一一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二 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
一一蒋廷黼《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能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一一《伏尔泰语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
(2)根据材料二,指出“士大夫”心目中林则徐的特点及其主要理由。
(3)材料三体现了伏尔泰的什么思想主张?这一主张在18世纪70年代的那部资本主义文献中体现过?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出现过两个“黄金时代”:1850~1914年是第一个“黄金时代”,经济高速发展;1950~1973年是第二个“黄金时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4. 9%。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美国财政部长福勒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材料三:西欧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能重塑昔日的辉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这一时间的发展哪些国家走在了最前面?
(2)材料二中“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说明在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地位如何?分析这种地位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3.选择题(共13题)

9.
下列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
B.北魏贾思勰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名著
C.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D.北宋中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0.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11.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A→B(﹣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那么图中


12.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创办了
A.轮船招商局
B.南通大生纱厂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13.
“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民主的光辉旗帜”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这场“斗争”应该是指(    )
A.戊戌变法运动B.新文化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D.五四运动
14.
历史评价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历史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5.
“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师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16.
观察下面柱状图,图中数据的变化表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D.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17.
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的:“正能量”、“微信”、“4G”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可以感受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的可以反映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
(1)“经济特区” (2)“上山下乡” (3)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4)“发展才是硬道理”
A.(1)(2)B.(1)(3)C.(1)(4)D.(3)(4)
18.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此后,他的北京之行
A.推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
D.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19.
九年级某班在“我看拿破仑”的活动课上,形成了以下的讨论观点,其中对拿破仑的评价错误的是(    )
A.拿破仑虽然遭受过失败,但是仍然是一位伟大的统帅
B.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后期侵略了欧洲国家
C.他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D.他恢复了封建帝制,背叛了自己的信仰,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
20.
“欧洲今日政治之进化,其动力全在18世纪之末,而以诸大家发明学理之功最高焉。英之陆克(今译洛克)、法之孟德斯鸠、卢梭其最著也。”材料认为欧洲政治进化的动力源于(    )
A.文艺复兴B.法国大革命
C.启蒙运动D.马克思主义诞生
21.
1991年中国为纪念某个历史事件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见下图)。邮票上有“1871-1991”、“一百二十周年”、“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等字样。结合这些信息分析,此事件应该是(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宪章运动
C.《共产党宣言》发表D.巴黎公社

4.填空题(共3题)

22.
撰写了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历史长篇小说是____________。
23.
_______________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____________。
24.
德、奥匈以______为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