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他是南朝著名的数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人。这个数值的求出,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材料三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同时根据自己一生行医用药中对药性的实际体验,写成了一部药物学巨著,这部巨著被译为为日、英、德、法、拉丁、俄等文字,在世界医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1)图1所示的文字是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被称作什么文字?图2是研究哪一朝代商业活动和城市生活风貌的重要资料
(2)材料二中的这位数学家是谁?
(3)请说出材料三中李时珍编写的这部药物学巨著的名称。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你你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
他是南朝著名的数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人。这个数值的求出,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材料三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同时根据自己一生行医用药中对药性的实际体验,写成了一部药物学巨著,这部巨著被译为为日、英、德、法、拉丁、俄等文字,在世界医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1)图1所示的文字是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被称作什么文字?图2是研究哪一朝代商业活动和城市生活风貌的重要资料
(2)材料二中的这位数学家是谁?
(3)请说出材料三中李时珍编写的这部药物学巨著的名称。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你你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推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思想?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哪一个国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所依据的要法律文献是什么?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3)根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有何创新之处?
(4)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推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思想?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哪一个国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所依据的要法律文献是什么?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3)根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有何创新之处?
(4)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交通运输飞速发展。……
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材料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次科技革命似惊雷闪电,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在这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中国在多个领取得了重大突破。
材料四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到21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1)实现从图1手工操作向图2机器生产的转变,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说明人类已进入了什么时代?请列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飞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
(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1964年我国在原子能技术方面首次取得的重大突破是什么?在生物科学方面,1973年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谁?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交通运输飞速发展。……
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材料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次科技革命似惊雷闪电,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在这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中国在多个领取得了重大突破。
材料四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到21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1)实现从图1手工操作向图2机器生产的转变,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说明人类已进入了什么时代?请列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飞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
(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1964年我国在原子能技术方面首次取得的重大突破是什么?在生物科学方面,1973年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谁?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2.选择题- (共21题)
5.
郑和本姓马,云南人,初名三保,他率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关系,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命名的“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主要是因为
A.开通丝之路 |
B.七下西洋 |
C.六次东渡日本 |
D.西游天竺取经 |
7.
1919年,中国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这次会议是
A.巴黎和会 |
B.华盛领会议 |
C.慕尼黑会议 |
D.雅尔塔会议 |
9.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国民政府都城后,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为了不让历史悲制重演,增强民族凝聚力,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旅顺大屠杀 |
B.九一八事变 |
C.卢沟桥事变 |
D.南京大屠杀 |
10.
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为此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2.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但也曾出现过短暂繁荣的局面,被称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下表中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
B.戊戌变法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13.
(题文)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A.“一五计划”时期 |
B.“大跃进”运动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14.
改革开放战略实施后,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A.国有企业的改革 |
B.经济特区的建立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D.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
17.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推迟到七周岁入学。”这一规定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20.
“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主要是因为林肯
A.推行农奴制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B.领导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 |
C.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奴制度 |
D.领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21.
《共产党宣言》是激励无产阶级为实现公平公正社会制度不断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该宣言的发表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
C.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
D.动摇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
22.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
B.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
C.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
D.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国卷入大战 |
23.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经济体是
A.亚太经合组织 |
B.世界贸易组织 |
C.欧洲联盟 |
D.联合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