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44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为了对抗顽固派在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挑战,终于结晶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高度概括的理论模式。

——雷颐《取精集》

料二:泰西之强,不在军兵枪械之末,而在其士人之学,新法之学。其开智学而穷物理也,穷物理而知化也。……今穷物理之本,制电、制雨、制冰、制水、制火,皆可以人代天工。是操造化之权也。操造化之权者,宜其无于敌也。夫中国今日不变法日新不可,稍变而不尽变不可,尽变而不兴农、工、商、矿之学不可,欲开农、工、商、矿之学,非令士人通物理不可。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

材料三:以人文思想为主的科学传播者,系统展示了科学精神对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通过彰显科学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采取了激进的批判态度,“打倒孔家店”一度成为激进的知识分子进行文化革新的口号。通过推崇理性和实证的精神,新文化运动扫除了大量玄学迷信的鬼话,有力推进了民众心智的启蒙。而科学推崇说服而非压服的精神,又为国人解决政治中的分歧提供了一个范例,对中国民主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炎《科学精神的启蒙一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传播》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有何变化?直接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对科技与变法关系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持这种观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先进的中国人重视科学传播所起到的共同历史作用。
2.
世界历史是一部大国崛起和衰落交替的历史,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关系的主角,大国之间的较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材料三 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材料四: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他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大国崛起》

材料五: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然成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全球经济力量。调速增效成为中国经济打造可持续增长“新常态”的关键所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既是全球“新局势”的重要组成,又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在“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互动方式正在重构,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提速。……从金砖银行到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从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到推进贸易便利化,中国正不断增强与世界经济的“粘合力”。

——摘自人民网《从全球经济新局势看中国经济新常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世纪前后西方世界的崛起”受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促使美国崛起因素表现在哪些?
(3)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的原因。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秩序?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5)材料四中说“在‘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互动方式正在重构”,这跟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什么趋势加强联系紧密?导致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联系紧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各国该如何做?
3.
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现代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要求,各国政府都注重民主与法治的建设。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不仅用暴力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且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用法律的形式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什么政治制度?为该政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的文献是什么?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宪法性文献是什么?简述其核心内容。
(3)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后,分别制定了什么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4)针对英、法、美国三国制定和颁布法律来巩固革命成果、推动国家的法治进步,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2.选择题(共9题)

4.
如果想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作物和果树栽培方法,最好查阅
A.《九章算术》
B.《尚书》
C.《水经注》
D.《齐民要术》
5.
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人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6.
中国女排精神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将下列革命精神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长征精神
②井冈山精神
③五四精神
④八一精神
A.②①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④②①
D.①③④②
7.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这种现象说明(  )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企业职工纷纷脱离国营企业下海经商
③国企改革势在必行
④城乡居民收入有待提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8.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是( )
A.四项基本原则B.经济建设C.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
10.
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同应和学习。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英国
11.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如知识结构图中数字编号对应的历史事件,恰当的是
A.①美国南北战争②俄国1861年革命③日本明治维新
B.①美国南北战争②法国大革命③日本明治维新
C.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大革命
D.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俄国1861年革命
12.
下表是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该表表明(  )
类别
工业生产
出口贸易
黄金储备
比例
50%
33.3%
75%
 
A.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最为强大的国家
B.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的霸主
C.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战争和科技无关
D.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