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改正:
(2)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此后向英、法等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
改正:
(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兴中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生”“民权”三民主义。 ( )
改正:
(4)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洋务运动的产物。( )
改正:
2.综合题- (共3题)
(繁荣盛世驻人间)
材料一:唐朝,国家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迅速恢复,社会繁荣升平。都城长安以其雄伟博大的气势、海纳百川的精神,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世界的中心。政治宽松也带动了社会宽容,更促成在“天下一家”的氛围,“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和”理想构成唐代文明的核心内容,唐代处处精彩纷呈和充满着自信。
——摘编自《中华文明・厚德载物》解说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盛世繁荣的原因。(历经磨难苦探寻)
材料二:从戊戌变法仿效日俄、辛亥革命仿效法美到“五四”之后仿效苏俄,表现了每个时期先进中国人的选择。但三者又构成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环节,因此,这又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仿效日俄到仿效法美,“先进中国人”主张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五四”之后又有什么变化?(改革创新谋发展)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摘编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实行的分配方式制度是什么?(初心不改创未来)
材料四: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演出精彩夺目,惊艳全球,通过地面投影、动态视频及机器人,“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移动支 付、共享单车等科技手段讲述中国奇迹,诠释了中国文化以及新时代的中国形象。中国,在新时代,依然可以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现在和未来中国如何能够继续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请回答:
(1)以上目录材料中,作者认为西方占据优势地位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2)西方近代科学革命中,“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的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和“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的进化论者分别是谁?
(3)英国革命后确立了什么政体?该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三国革命对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所起的共同作用。
(战后分赃构格局)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的世界是否能够维持持久和平?世界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持久和平之路?人们在不断思考……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
(1)“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主要通过哪两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成了战后的格局?这一格局被称作什么?(战中聚会定格局)
材料二:会议实际上划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极格局。
(2)材料中的会议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成立哪一国际性组织?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经济发展看格局)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的走向。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什么局面?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格局演变悟道理)
(4)通过世界格局三次大变动的探究,你认为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3.选择题- (共8题)
A.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B.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
C.中国完全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D.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
B.港澳回归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
C.誓做抓革命的闯将,争当促生产的模范 |
D.粮补机补助幸福,医保社保保平安 |
法庭记录 | |
事由 | 判决 |
佃户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 | 罚款6便士 |
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因子 | 罚款6便士 |
不在领主的磨坊磨面粉 | 罚款20先令 |
A.汉谟拉比统治下的古巴比伦 | B.伯里克利执政时的雅典城邦 |
C.中世纪的欧洲 | D.内战前的美国 |
A.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 |
B.达·伽马到达了印度 |
C.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
D.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
4.填空题- (共3题)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 。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朝大文学家 的经典之作。
(3)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战争与和平》的作者 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
(1)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一国两制”最先成功应用于 。
(2)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 以后,开始了血腥的大屠杀,遇难同胞达到30万人以上,这是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3) 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