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胡适、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材料三:中国药学家居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青蒿素。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这一时期各家学派非常活跃,这种局面被称作什么?“他”的学说从哪个朝代开始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口号是什么?材料中的“主要撰稿人”对传统文化持什么态度?
(3)材料三提到的“中医药古典文献”众多,其中李时珍的代表作是什么?发现青蒿素时,我国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我们应该学习屠呦呦的什么精神?
(4)综合上述材料,就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胡适、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材料三:中国药学家居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青蒿素。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这一时期各家学派非常活跃,这种局面被称作什么?“他”的学说从哪个朝代开始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口号是什么?材料中的“主要撰稿人”对传统文化持什么态度?
(3)材料三提到的“中医药古典文献”众多,其中李时珍的代表作是什么?发现青蒿素时,我国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我们应该学习屠呦呦的什么精神?
(4)综合上述材料,就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你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6题)
4.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 |
B.重文轻武 |
C.和亲会盟 |
D.闭关锁国 |
5.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代建筑是


A.赵州桥 |
B.大运河 |
C.故宫 |
D.长城 |
7.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
B.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D.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
8.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
10.
下图是邓小平为八七会议会址所题之字。关于八七会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会议是在秋收起义后召开的 |
B.会议确定了暴力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
C.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
D.***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
12.
“这次事变第一次实现了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由局部抵抗到全面抗战的重大历史转折,因而成为时局的转折点,抗日战争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符合上述观点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 |
B.卢沟桥事变 |
C.九一八事变 |
D.八一三事变 |
13.
2019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两会”刚刚胜利闭幕。1954年9月,李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身经历的活动是
A.听取***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
B.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
D.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
14.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这条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B.城市领导农村的道路 |
C.计划经济体制的道路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6.
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
A.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
B.创建新式常备军,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
C.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
D.推行文化教育,开办学校,派遣留学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