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19年6月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41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3

1.综合题(共1题)

1.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火山口上的分赃》

材料二: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三:“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最终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界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

——1993年西欧主要国家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材料四:让不同制度的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尊重和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也许我们每个国家,在持有适当的自卫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国家签订互不侵略与互不颠覆的公约,重建世界秩序,在其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保持主权独立。

——威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请回答:

①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国际秩序的出现与哪两次国际会议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寿终正寝的标志是什么?

②依据材料二,指出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采取了什么措施?

③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的“联盟”指的是哪一国际组织?“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指的是什么?该组织对二战后国际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④根据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请列举一个在维护当今世界和平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国际组织。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2.选择题(共19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人遗址
发现有灰烬烧石、烧骨等
反映北京人已经学会人工取火
B.陈胜吴广起义
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是我国历史上第次农民大起义
C.《齐民要术》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D.《农政全书》
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的先进经验

明代科学家只善总结,不善创新,本书没有任何创新性成果
 
A.A   B.B    C.C    D.D
3.
《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布衣超过二分之一,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制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除了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进士授官从优,升迁迅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科举制体现了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流动的增强
B.科举制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
C.科举制一定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
D.科举制促进了宋代文化教育的昌盛
4.
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素材能说明元朝对我国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是(  )
A.
B.
C.
D.
5.
《明清宫藏闼台关系档案汇编》中记载,乾隆二十二年“福州、泉州等府歉收,酌拨台湾仓接济”。这则史料说明(  )
A.乾隆二十二年时台湾隶属清廷管辖
B.乾隆时福建台湾的贸易往来活跃
C.福建地区的自然灾害频繁
D.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设置台湾省
6.
以下历史概念,其命名方式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
A.甲午中日战争B.百日维新
C.《辛丑条约》D.辛玄革命
7.
朱德在《遵义会议》一诗中写道:“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下列对遵义会议的阐述正确的是(  )
A.是第一次把中国革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典范
B.遵义会议后红军成功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并在会宁会师
C.正式确立了***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8.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能够在中国这样做是因为(  )
A.根据《南京条约》五口通商
B.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C.中日签订了《辛丑条约》
D.“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因
9.
历史学者徐中约曾说“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的是(  )
A.工业技术B.有用的政治体制
C.对外开放思想D.民主共和思想
10.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伶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对改进交通工具的追求
11.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而且让“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真正地深入人心,这主要是因为(  )
A.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B.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
C.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
12.
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更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 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 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顺利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3.
在如下表所示的空白处填写最恰当的主题词,应该是(  )
1894﹣1912年
社会变革,走向共和
1921﹣1935年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1949﹣1956年
 
1978年底至今
改革开放,民族复兴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星星之火,建国大业
C.国共合作,走向抗战D.民族独立,制度革命
14.
德国法学家耶林曾评价道:“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其中的“法律”指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D.《民法典》
15.
“一战”前,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外扩张的方式和侧重点不同,以下与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商品输出一一资本输出一一殖民掠夺
B.殖民掠夺一一商品输出一一资本输出
C.殖民掠夺一一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D.资本输出一一商品输出一一殖民掠夺
16.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其核心内容是( )
A.君权与民权B.独立与自由C.分权与制衡D.权利与财产
17.
“空中高铁”“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大数据时代”,这些当下出现在中国的新名词和新概念反映出新科技革命(  )
A.形成了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局面
B.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C.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D.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18.
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齐聚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上述文字的构成是(  )
A.历史结论和史料实证B.历史叙述和历史观点
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D.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19.
2019年1月15日,英国议会下院以432票反对、202票支持否决英国政府与欧盟此前达成的“脱欧”协议。英国脱欧被视为2016年以来重大国际事件,主要是因为它影响(  )
A.经济工业化B.世界格局多极化
C.文化科学化D.全球经济一体化
20.
下面示意图反映出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关于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美国在一战中消耗了实力
B.美国实行新政效果不显著
C.苏联新经济政策极大调动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