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2019届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41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2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认为,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材料二: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1和图2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中报》上的广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梁启超等人开启中国政治民主化先河的改革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各是什么?概括材料一中梁启超对改革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中两则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两则漫画广告词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广告词的变化折射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3)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内在联系?
2.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始终没有动摇过,特别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虽有偏差,但从未停滞。1957年初,***自豪地说,这个世纪的上半个世纪搞革命,下半个世纪搞建设。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面前,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征程上不断锐意进取,攻坚克难。1992年初,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面毛主席自豪的原因,之后这方面又出现了怎样的偏差?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对我国国企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利好局面?
(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综上所述,请谈谈你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三: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回答,托克维尔用了什么方法研究历史?材料一从哪个视角阐述了他的观点?
(2)材料二中“三国的革命”体现了人类社会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和潮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和扩大的典型事件有哪些?

2.选择题(共19题)

5.
对下面图片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我国佛教盛行B.我国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C.我国建筑均为木结构D.我国艺术的多样性
6.
“这是英法联合对华的第一次阴谋,为扩大在中国的权益,在美国和俄国的默许下,从东南沿海大举入侵中国”。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使中国丧失了台湾岛及其附近岛屿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用这段话的本质目的是(  )
A.否定洋务运动,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合理性辩护
B.启蒙人们的思想,阐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为中国近代革命派提供思想武器
D.彻底否定儒家思想,提倡民主科学
8.
张謇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孙中山之革命”的历史意义有(  )
①政治上否定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社会生活上有利于人民生活的近代化
A.①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
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引起社会习俗的变化
B.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C.五四运动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D.学生在五四运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10.
孙中山曾感叹:“夫去满洲一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发出这一感叹的原因是(  )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B.军阀割据混战
C.宋教仁被刺D.袁世凯复辟帝制
11.
板垣征四郎说:“满蒙与帝国的国防和国民经济生活具有很深的特殊关系……这里形成了帝国国防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单纯地使用外交的和平手段,归根结底不能达到解决满蒙问题之目的。”这段材料表明(  )
A.九一八事变揭开局部抗战的序幕
B.七七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开始
C.九一八事变,日本蓄谋已久
D.七七事变,日本蓄谋已久
12.
“这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这次会议通过的重要文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民法通则》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3.
下图是新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到B这一时期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增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实行并超额完成“一五”计划
B.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农业合作化
D.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4.
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同志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都在各自国家取得了成功。下列关于二者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立足基本国情,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
②改革者优秀的品质与创新精神
③关注民生,维护人民利益
④改革措施被长期坚持下去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15.
因发现了能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
A.B.
C.D.
16.
“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的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用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文献是
A.《独立宣言》
B.《拿破仑法典》
C.《人权宣言》
D.《权利法案》
17.
下面是1874年﹣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统计表。下列选项中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74年﹣1890年
1.7
5.2
2.1
3.5
1891年﹣1900年
1.6
3.5
2.6
4.8
 
A.工业革命使世界经济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B.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C.这一时期英法工业增长率超过美德
D.这一时期同盟国和协约国正式形成
18.
电影《西线无战事》讲述的是马恩河战役前后,一群德国少年兵对战争的态度由兴奋、憧憬到反感的过程。下列选项与影片中涉及的战争有直接关系的是(  )
①十月革命
②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③一战后形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④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七十多万人的伤亡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9.
达•芬奇突破“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并提出了“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的口号。这反映了达•芬奇的(  )
A.进化论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
C.社会主义思想D.理想主义思想
20.
如下图漫画反映了当今世界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殖民主义B.霸权主义C.恐怖主义D.军备竞赛
21.
德法两个大国由恩怨情仇,到相逢一笑,反映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从普法战争的仇恨,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最后到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德法两国由对立最终走向合作说明了(  )
A.国际形势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关键因素
B.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C.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22.
“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经过争吵、斗争和妥协,形成了战后和平制度(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发展”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
B.1924年-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C.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D.二战爆发
23.
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迅速采取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需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下列对材料中的措施概括正确的是
A.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B.调整工业,恢复生产
C.调整农业,政府补贴
D.以工代赈,减少失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