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年中考历史押题金卷(一)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37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5

1.判断题(共1题)

1.
谋求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秦始皇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统一文字为小篆,统一货币为五铢钱。
改正
(2)1279年,元朝攻灭北宋残部,统一全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
改正:
(3)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发展成为工商业者的聚集地,又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改正
(4)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改正

2.选择题(共11题)

2.
某历史网站制作“汉朝的科技文化”网页,下面不能入选的是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B.华佗发明“麻沸散
C.蔡伦发明“蔡侯纸
D.司马迁的《史记》
3.
宋代的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都市的发展,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以下选项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城市中出现了早市、夜市
③庙会上表演《窦娥冤》
④城市中出现固定娱乐场所“瓦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
观察下面图片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中央集权的弱化
B.重文轻武
C.地方权力的加强
D.皇权的强化
5.
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示意图,其中②③处应填的事件是
A.北伐西征定都天京
B.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C.金田起义天京陷落
D.永安建制安庆陷落
6.
具有历史眼光的美国学者威廉·莫尔伍德惊叹:“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其后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举世无双的奇迹说起。”这里“分界线”喻指长征
A.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7.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描述表明中国很早就开始了反法西斯斗争的是
A.歌曲《松花江上》
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
C.电影《甲午风云》
D.碑文“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鸣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8.
“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国势强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种景象出现在
A.罗马城邦
B.法兰克王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希腊城邦
9.
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图显示内容分析的史实是革命史观—早期殖民扩张,灾难屈辱落后文明史观—人类文明连接,交流碰撞发展全球史观—市场雏形出现,分散走向整体
A.文艺复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新航路开辟
D.工业革命
10.
“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对这一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执掌
C.国王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D.根除了国王和议会之间的矛盾
11.
罗斯福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制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社会保障法》等法律。这些法律的共同作用是有利于
A.防止盲目竞争
B.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C.国家干预经济
D.巩固工农联盟
12.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之一。下面的史实与结论符合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19年6月《凡尔赛条约》签订
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
1949年10月,德国分裂
美苏“冷战”开始
D
直到1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巴拿马人民维护主权斗争的艰难曲折
 
A.A
B.B
C.C
D.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