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

(1)结合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图2
(2)材料二图片为设在乾清门西侧隆宗门内的政府机构,该机构的名称 ;何时设立 ;职能
(3)该机构设立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明月有请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时期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4)材料三中的进士为何招来杀身之祸?谈谈文化专制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图1

(1)结合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图2
(2)材料二图片为设在乾清门西侧隆宗门内的政府机构,该机构的名称 ;何时设立 ;职能
(3)该机构设立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明月有请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时期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4)材料三中的进士为何招来杀身之祸?谈谈文化专制带来的影响。
2.
对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主张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及所学知识,说说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时间、背景、主要目的及船队到达的最远处。
(2)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明朝时,一位年轻的将领写下豪迈的诗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受到东南沿海人民的高度赞誉,成为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
(3)材料二中,这位将领是谁?列举他的伟大功绩。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及所学知识,说说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时间、背景、主要目的及船队到达的最远处。
(2)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明朝时,一位年轻的将领写下豪迈的诗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受到东南沿海人民的高度赞誉,成为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
(3)材料二中,这位将领是谁?列举他的伟大功绩。
3.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朝的统治策略既有相同也有差别。请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并按提示要求加以比较。
(1)概括明清两朝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相同点。
(2)概括明清两朝在对外政策上的异同点。
(3)举例说明清朝统治者是如何对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
(1)概括明清两朝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相同点。
(2)概括明清两朝在对外政策上的异同点。
(3)举例说明清朝统治者是如何对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
2.选择题- (共16题)
4.
读年代尺(如图)完成1﹣﹣5题

【小题1】朝代序号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小题2】王朝②的都城是
【小题3】王朝③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小题4】④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5】上述朝代的更替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小题1】朝代序号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A.①﹣西晋 |
B.②﹣秦朝 |
C.③﹣唐朝 |
D.④﹣北宋 |
A.长安 |
B.东京 |
C.大都 |
D.北京 |
A.八王之乱 |
B.安史之乱 |
C.黄巾起义 |
D.黄巢起义 |
A.相互争夺土地及人口 |
B.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尖锐 |
C.统治者腐败无能 |
D.前朝藩镇割据局面的影响 |
A.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
B.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C.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
D.统治者要戒奢从简,关心农桑 |
13.
46集电视剧《朱元璋》讲述了朱元璋从一个放放牛娃到开创大明帝国的传奇经历。朱元璋创立明朝的时间及都城正确的是
A.1271年﹣﹣大都 |
B.1268年一南京 |
C.1368年﹣应天府 |
D.1421年﹣北京 |
16.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明长城绵延万余里,其东西起止点正确的是
A.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 |
B.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
C.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
D.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
18.
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泛指人口)日繁,人物殷富”。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
B.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
C.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
D.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