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丝绸之路”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合作共赢之路,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各美其美)
材料一: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古代丝绸之路)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1)请将下列文化成就与所属地区文明对应连线,并回答这一“主轴”展开于中国哪一朝代?
①象形文字
朝代:
(互联互通)
材料二: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长安城商贾云集,学子荟萃,到处可见歌舞、盛宴,气势非凡宏大……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使节和长年聚居的外国客商。

唐三彩驼载胡人舞乐佣
材料三:宋朝是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江海求利、以资国用”是两宋时期对海外贸易的基本政策。贸易港口广泛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各区域内路口大小并存、主次分明,形成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红海及非洲东湾岸等地,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已多达六十余个。进口商品主要是一些原材料,如看料、矿石、马匹等;而出口商品大多是制成品,如丝绸、瓷器、书画等,这表明中国在当时海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会选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和阿拉伯等国的地位,成为中外贸易中的主导力量。为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宋代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种管理制度,修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丝路杂音)
材料四:19世纪中叶,……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并将它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
(美美与共)
材料五:可以说中国“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各美其美)
材料一: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古代丝绸之路)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1)请将下列文化成就与所属地区文明对应连线,并回答这一“主轴”展开于中国哪一朝代?
①象形文字
A.恒河文明 ②佛教的创立 | B.尼罗河文明 ③帕特农神庙 | C.两河文明 ④《汉谟拉比法典》 | D.希腊文明 |
(互联互通)
材料二: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长安城商贾云集,学子荟萃,到处可见歌舞、盛宴,气势非凡宏大……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使节和长年聚居的外国客商。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据材料二文字与图片内容,概括盛唐文化的显著特征。历代以来,中华民族秉承“以和为贵,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试举两例说明。
唐三彩驼载胡人舞乐佣
材料三:宋朝是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江海求利、以资国用”是两宋时期对海外贸易的基本政策。贸易港口广泛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各区域内路口大小并存、主次分明,形成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红海及非洲东湾岸等地,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已多达六十余个。进口商品主要是一些原材料,如看料、矿石、马匹等;而出口商品大多是制成品,如丝绸、瓷器、书画等,这表明中国在当时海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会选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和阿拉伯等国的地位,成为中外贸易中的主导力量。为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宋代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种管理制度,修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丝路杂音)
材料四:19世纪中叶,……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并将它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中叶以前,中日两国都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中国是如何“被迫敞开国门”而沦为半殖民地的?日本又是怎样摆脱这种民族危机,进而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的?(美美与共)
材料五:可以说中国“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中国日报
(5)材料五“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表明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角色有何变化?
2.
在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之际,某班学生开展了“中国自信”的主题团队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文化自信——感受中国文化)
(1)中华文化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根据下图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的制度建构和技术创新两个角度各举一例进行史实论证。

任务二(理论自信——感知中国理论)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①百家争鸣:主要流源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②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达·芬奇等,核心思想:人文主义。③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功实践: 。④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⑤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时间:1978年;作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2)中外思想解放运动①中列举一位儒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③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什么?小明制作时间轴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上义思想”,他记不清“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十七大”还是“十八大”上,请你在时间轴上给准确的填写出来。(答题卡上写出在几大上即可)
任务三(道路自信——探索中国道路)
(3)将下表中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任务四(制度自信——感悟中国制度)
(4)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在如今的中国正在焕发着无穷生命力。请举两例说明我国50年代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成功探索。
任务五(中国自信——走好中国道路)
(5)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结合任务三和四,谈谈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走好中国道路。
任务一(文化自信——感受中国文化)
(1)中华文化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根据下图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的制度建构和技术创新两个角度各举一例进行史实论证。

任务二(理论自信——感知中国理论)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①百家争鸣:主要流源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②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达·芬奇等,核心思想:人文主义。③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功实践: 。④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⑤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时间:1978年;作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2)中外思想解放运动①中列举一位儒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③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什么?小明制作时间轴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上义思想”,他记不清“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十七大”还是“十八大”上,请你在时间轴上给准确的填写出来。(答题卡上写出在几大上即可)
任务三(道路自信——探索中国道路)
(3)将下表中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中国道路 | 历史事件 | 代表人物 | 思想主张 | 历史意义 |
守制歧路 | 洋务运动 | 曾国藩、李鸿章 | 自强、求富 |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变制寻路 | 戊戌变法 | 康有为、梁启超 | 建立君主立宪制 | 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解放。 |
辛亥革命 | 孙中山 | 建立共和国制 | ① | |
星火指路 | 中国革命 | *** | ② | 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解放。 |
求是领路 | 改革开放 | ③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任务四(制度自信——感悟中国制度)
(4)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在如今的中国正在焕发着无穷生命力。请举两例说明我国50年代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成功探索。
任务五(中国自信——走好中国道路)
(5)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结合任务三和四,谈谈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走好中国道路。
2.选择题- (共23题)
4.
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下列名句所关联的人物及事件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嬴政与统一国家建立 |
B.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与《史记》 |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太宗与安史之乱 |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与抗元斗争 |
7.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精神
②抗战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⑤红船精神
①五四精神
②抗战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⑤红船精神
A.①⑤②③④ |
B.①⑤③④② |
C.⑤①④③② |
D.①⑤③②④ |
8.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人欣喜若狂,“人们纷纷谈论我们这次可是一举而要为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需要效劳了”。西方人“欣喜若狂”主要是因为清政府( )
A.被迫割让了香港岛 |
B.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
C.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D.保证中国人不参与反帝活动 |
10.
***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
B.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C.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
D.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 |
11.
1949年到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封建剥削制→个体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公有制 |
D.封建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经济→资本主义个人私有制 |
12.
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在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④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④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③④ |
13.
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展开的积极活动取得了一些列重大成就。其中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建交
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⑥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建交
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⑥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④⑤⑥ |
D.②③ |
14.
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
C.“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
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
15.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西欧迈向近代社会的经济根源,下列适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现象有
①西欧城市的发展
②西欧庄园的发展
③手工工厂的兴起
④租地农场的兴起
①西欧城市的发展
②西欧庄园的发展
③手工工厂的兴起
④租地农场的兴起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7.
很多美国历史学者认为,这次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材料旨在说明南北战争
A.使美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
B.解放了广大的黑人奴隶并消除了种族隔阂 |
C.为美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
D.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
18.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了生物“神创说” |
D.爱迪生发明电灯,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
19.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
A.《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
C.《人权宣言》——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
D.《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
20.
如下图年代尺上常见的是“20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发展进程,对各个阶段发生的重大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维持了战后世界的相对稳定
②《联合国家宣言》为战后新的世界体系形成奠定了基础
③欧洲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逐步走向联合
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维持了战后世界的相对稳定
②《联合国家宣言》为战后新的世界体系形成奠定了基础
③欧洲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逐步走向联合
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②② |
D.①④ |
21.
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饰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助持续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
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
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②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④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
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②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④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2.
下列关于非洲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A.荣耀一一这里是最古老的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 |
B.血泪一一在三角贸易中非洲黑奴被贩卖 |
C.觉醒——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 |
D.新生一一到1990年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