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图解历史】巧妙运用年代尺可以有效、直观地帮助我们建立时空观念。下面是小李同学所画的“近代国共两党关系年代尺示意图”草图,请认真研读此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处所发生的事件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请写出该事件的名称。该事件对B处的“北伐开始”有什么作用?
(2)在C处,七七事变爆发后,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了什么组织,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3)在D处,发生了什么事件而使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D、E两处的事件存在什么内在联系?
(4)试列举在F处的时间段内国共两党主导的战役各一例。

(1)A处所发生的事件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请写出该事件的名称。该事件对B处的“北伐开始”有什么作用?
(2)在C处,七七事变爆发后,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了什么组织,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3)在D处,发生了什么事件而使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D、E两处的事件存在什么内在联系?
(4)试列举在F处的时间段内国共两党主导的战役各一例。
2.
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素养一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材料一中的图一指的是哪次国际会议?以它为基础,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图二所示会议决定建立哪一个国际组织?
素养二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材料二: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
素养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材料三: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单位:百万1990年国际元)。
(注: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
素养四历史归纳,是指能够对比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的能力。
材料四:“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5)历史是一门智慧之学,你认为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史学素养,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
素养一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材料一中的图一指的是哪次国际会议?以它为基础,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图二所示会议决定建立哪一个国际组织?
素养二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材料二: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
——林•亨特《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
(2)从内容方面来看,材料二中三个法律文献的相同点是什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素养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材料三: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单位:百万1990年国际元)。
1952年 | 1967年 | 1975年 | 1983年 | 1991年 | 1999年 |
1215855 | 2433880 | 3213870 | 3836859 | 467229 | 5403597 |
(注: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
——(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3)写出1952年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概括统计表反映的经济趋势。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素养四历史归纳,是指能够对比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的能力。
材料四:“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
(4)依据材料四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能够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经济政策或相关历史事件2例。(5)历史是一门智慧之学,你认为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史学素养,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
2.选择题- (共16题)
3.
关于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都属于少数民族主动学习先进的汉文化而进行的改革 |
B.都为大一统局面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
C.都加速了封建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D.都促进了民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 |
9.
“(瓦德西)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查。”材料描述的列强侵华暴行发生在
A.鸦片战争中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
C.甲午中日战争中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
10.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颂扬十月革命,李大钊连续写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均发表于
A.《中外纪闻》 |
B.《民报》 |
C.《新青年》 |
D.《每周评论》 |
11.
何香凝曾赠蒋介石一诗:“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对此诗的正确理解是
①写于九一八事变后
②“倭奴”指的是美帝国主义
③中国推行抵抗政策
④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①写于九一八事变后
②“倭奴”指的是美帝国主义
③中国推行抵抗政策
④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12.
下列表格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叙述正确是( )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
年份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71.8 | 6.9 |
1956年 | 32.2 | 53.4 | 7.3 | 7.1 | 趋于零 |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D.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4.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创立了一种世俗主义的、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模式”,主要是因为( )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主教会的“天圆地方”说 |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人的作用 |
C.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
D.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15.
“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这里的“新大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A.开始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 |
B.开始成为世界霸主 |
C.发展缓慢,开始走下坡路 |
D.终于成为殖民帝国 |
16.
乔治在1865年间进行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他当时可能会经历到的情景是
A.乘坐火车观赏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沿途美景 |
B.看见俄国地主正在为买卖农奴而讨价还价 |
C.参观日本的新式学堂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D.晚上坐在旅馆的电灯下给家人写旅游感受 |
17.
19世纪的英国将军纳皮尔说:“法国在(欧洲)大陆上进行的长期流血斗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原则的殊死斗争。”上述材料反映出拿破仓对外战争( )
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 B.是为了争当世界霸主 |
C.是为了抢占殖民地 | D.促进了西欧城市的兴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