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黄岛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519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5/3

1.综合题(共2题)

1.
有人说,故土难离,可中国古代史上人口迁徙作为一种独特历史传承和经典在历朝各代基本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但不得照搬照抄原文。
材料一 历史纪年表

材料二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社会现象

材料三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ou)……无积聚而多贫。……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
——《史记》
材料四《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材料五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中,A处、C处一一对应的名称是什么呢?
(2)材料二中,图22-2-2中反映的人口迁徙的方向有哪几种呢?
(3)材料二中,图22-2-1中,由西向东迁入现在陕西关中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呢?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代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呢?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呢?
(4)材料三中,描述的江南地区是什么经济状况呢?这种状况最晚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呢?
(5)材料四中,反映了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材料二中的图22-2-2中,反映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6)材料五中,描述的江南地区是什么经济状况呢?这种状况最晚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呢?
(7)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哪些特征呢?
2.
学以致用
众所周知,在当下这个娱乐高度发达的时代,各种影视作品,各种游戏,似乎都在玩着各种穿越,各种历史人物和那些对中华文明有着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被“魔改”的面目全非,尚对相关历史知识懵懂无知的孩子们]的认知也被那些“乌七八糟的魔改内容”所污染,进而对英雄人物产生错误的认知。如果我们长期受那些“魔改化”影视游戏作品戏说的影响,而在此期间,又没有正确的历史知识进行引领,对那些英雄怎么可能生出“敬仰崇拜之心”?将来我们或许会接触到历史的真相,但对我们将来,那些英雄人物的第一烙印,将永远都是“娱乐元素”。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又怎能奢望让我们生出爱惜英雄,成为英雄的想法呢?
郁达夫曾经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一个有英雄而不知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常言道:“欲亡其国先亡其史”。代表中华传统美德的英雄,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只有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承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中永不断绝,无数深邃的思想,无数珍贵的品格,必将助力中华民族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初学历史的半年历程中,你已经学习到了一些英雄人物,请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谈谈对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认识与理解,感悟与反思,质疑和求证。
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真情实感,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2.选择题(共6题)

3.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了用汉语、穿汉服、姓汉姓、与汉通婚等许多汉化政策,你认为这些政策能够推广的根本原因是
A.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B.顺应了地主阶级改革的时代潮流
C.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4.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中加深了解,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和谐共赢。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据此,我们可以得出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在哪一方面的影响
A.生活方式上B.统治方式上C.思想文化上D.民族心理上
5.
山东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也是北朝著名农学家贾思勰的故乡。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他在书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贾思勰这一观点的核心是
A.要及时地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B.农、林、牧、副、渔等方面要协调发展
C.种植农作物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D.要多种经营,提倡商品生产
6.
2011年3月14日,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宣布,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来源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成就,这项成就是
A.《大明历》测算的一年时间结果B.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C.机械指南车、水推磨、千里船等D.数学名著《缀术》
7.
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论述不准确的是
A.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
B.西晋设置书博士,规定用锺繇和胡昭的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C.西晋“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
8.
明朝人罗贯中所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将曹操描写成反面人物的代表,而历史上的曹操则表现为是一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面孔。对于小说和历史中同一人物“曹操”的认只之所以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A.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阶级所处立场与角度不同B.把文学虚构曹操等同于历史真实的曹操
C.以魏为正统的人,要褒肯曹操D.以汉为正统的人,会贬抑、批评、讨伐曹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