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不断振奋精神,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梦之屈辱)
材料一 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时隔一年,两度表白,活画出同一种奴颜和媚态。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了“洋人的朝廷”。
(梦之觉醒)
材料二 自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详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再到維新派变法图存,这些复兴之路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梦之抗争)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梦之富强)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5)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一名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梦之屈辱)
材料一 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时隔一年,两度表白,活画出同一种奴颜和媚态。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了“洋人的朝廷”。
——1902年2月3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清廷已成了“洋人的朝廷”?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梦之觉醒)
材料二 自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详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再到維新派变法图存,这些复兴之路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梦之抗争)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3)如何理解图1中“一船红天下”?依据图2和所学知识,说出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写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受到的“日本帝国主义欺凌”的战争名称,举一例即可。材料中为什么说“现在报仇雪耻了”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梦之富强)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自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4)材料中“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中华民族富起来”得益于哪次重要会议?此后中国走上了一条什么道路?(5)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一名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2.选择题- (共19题)
2.
“(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魏孝文帝
A.重视汉族文化 |
B.注重学以致用 |
C.锐意改革旧俗 |
D.潜心文学创作 |
3.
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③南方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④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③南方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④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4.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下列选项对应合理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协定关税 |
C.洋务运动一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
D.戊戌变法一践行了“实业救国”政策 |
5.
“五四运动与青岛”陈列馆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引导广大青年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以更饱满的青春热情投入到自身和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举行了签名活动。“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艰苦奋斗 |
B.爱国主义 |
C.开拓创新 |
D.乐观主义 |
6.
2018年12月13日,江苏南京,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升旗仪式,并降半旗,以此悼念81年前惨遭侵华日军屠杀的30万同胞。对“设立国家公祭日”理解正确的是
①铭记历史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立自强
②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③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④国家足够强大后,走民族复仇之路
①铭记历史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立自强
②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③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④国家足够强大后,走民族复仇之路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7.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筑梦中国》解说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正式形成 |
C.“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
D.国共合作抗战成功,证明民族团结是民族独立与振兴的根本保障 |
8.
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是
A.修建京张铁路 |
B.创办大生纱厂 |
C.研制工业纯碱 |
D.编写《海国图志》 |
9.
“人类精神和文化至少已经历两次伟大的觉醒,第一次在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第二次以启蒙运动为标志,首先发生在18世纪的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在这“两次伟大的觉醒”中,中国的代表人物有( )
①孔子;
②徐光启;
③黄宗羲;
④陈独秀
①孔子;
②徐光启;
③黄宗羲;
④陈独秀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0.
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决定增选***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常委分工。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 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遵义会议( )
A.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 B.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 |
C.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 D.确立***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13.
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一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的数据图片记录和印证了4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的巨变。下列可以入选成果展的是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②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④香港澳门回归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②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④香港澳门回归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5.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校九年级同学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时,将它与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运动有以下相同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改革前都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
B.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
C.都对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 |
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16.
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尔默把美国独立战争和同一时期发生在北大西洋东岸的政治事变结合起来,将18世纪最后40年命名为“民主革命的时代”。这一时期在北大西洋东岸产生的民主革命成果是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1787年宪法》 |
17.
亚当·斯密曾指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人、最重要的两件事。这样评价是因为这些事件使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
B.西欧获得了急需的金银 |
C.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
D.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
18.
从“克莱武对印度的疯狂掠夺、第二次鸦片战争、章西女王的反抗活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历史事件中可归纳出的学习主题是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
B.殖民扩张与反殖民的斗争 |
C.血腥的资本积累 |
D.无产阶级的斗争 |
19.
下图为某老师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板书。图中①②处应该是( )


A.①德国进攻波兰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 B.①来克星顿枪声 ②萨拉托加大捷 |
C.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凡尔登战役 | D.①攻占巴士底狱 ②滑铁卢战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