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翻开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创新是贯穿古代史的—条明显主线,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史记商君列传》记述战国时的—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这里提到的变法是在当时哪个国家实行的?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2)“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以上表述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哪―重大改革事件?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历史影响?
(3)苏联的社会主义文明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1921年,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在经济上进行了怎样的探索?这一探索具有怎样的特点?
(1)在《史记商君列传》记述战国时的—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这里提到的变法是在当时哪个国家实行的?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2)“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以上表述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哪―重大改革事件?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历史影响?
(3)苏联的社会主义文明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1921年,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在经济上进行了怎样的探索?这一探索具有怎样的特点?
2.
材料一 秦始皇的生命是多姿多彩的,他建立了皇帝制度、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为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皇帝只能在他所想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这充分显示了他强烈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汉武帝在文治武功上都展现出了个人的雄才大略。他用巧妙的方式实现了权力集中,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创造出了并不多见的晴空。
—徐卫民《秦汉历史文化研究》
材料二 实现国家统一是人民的共同愿望,北伐战争很快得到了广大工人农民和其它革命群众的热烈支持,这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革命武力和民众结合的巨大力量……人民的力量有力的推动了形势的发展,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使北洋军阀的统治趋于崩溃,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认识到了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中国革命进入了创建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黄修荣、黄黎《国共关系纪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汉武帝共同的历史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在政治上“用巧妙的方式实现了权力集中”的举措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北伐战争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推进国家统一的力量有何不同?
—徐卫民《秦汉历史文化研究》
材料二 实现国家统一是人民的共同愿望,北伐战争很快得到了广大工人农民和其它革命群众的热烈支持,这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革命武力和民众结合的巨大力量……人民的力量有力的推动了形势的发展,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使北洋军阀的统治趋于崩溃,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认识到了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中国革命进入了创建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黄修荣、黄黎《国共关系纪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汉武帝共同的历史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在政治上“用巧妙的方式实现了权力集中”的举措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北伐战争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推进国家统一的力量有何不同?
3.
(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
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顺利会师的地点
(2)据图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行程有何特点?

A.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
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顺利会师的地点
(2)据图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行程有何特点?
4.
阅读下表后判断:
以下结论或表述符合上表信息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表信息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这两次会议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危急关头召开的
(2)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4)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5)这两次会议都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会议 | 遵义会议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时间 | 1935年1月 | 1978年12月 |
主要内容 | 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了***为政治局常委。 |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
历史意义 | 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这次会议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以下结论或表述符合上表信息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表信息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这两次会议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危急关头召开的
(2)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4)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5)这两次会议都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5.
2017年是中华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纪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一反映的事件与日本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著名领导人是谁?
(2)图二反映的事件与图一反映的事件相比中国的抗战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南京失陷后,国民政府“战时的陪都”在哪里?
(3)重庆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列举中共中央南方局为促进中外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在重庆可借助的主要国际力量。
(4)“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谈谈你的认识.


(1)图一反映的事件与日本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著名领导人是谁?
(2)图二反映的事件与图一反映的事件相比中国的抗战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南京失陷后,国民政府“战时的陪都”在哪里?
(3)重庆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列举中共中央南方局为促进中外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在重庆可借助的主要国际力量。
(4)“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谈谈你的认识.
2.选择题- (共4题)
6.
以下关于两宋时期的重庆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重庆得名的由来与宋光宗认为的“两次喜庆"有关 |
B.梯田的大量修建是宋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
C.钓鱼城是四川抗金的指挥中心—重庆城的前哨据点 |
D.白鹤梁被誉为“水下碑林''有“世界第一水文站”之称 |
9.
1945 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他“悔恨”的直接原因是()
A.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 |
B.他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
C.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D.他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