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服饰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它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的变革情况,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胡人汉服】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汉服出御图》。

(1)着汉服出御,表明孝文帝对汉族文化持何种态度?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山服】
材料二 中山服(下图)国孙中山创制而得名,由于孙中山带头加以提倡,逐渐在社会上流行开来,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后成为中国官方的礼服。

(2)中山服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服装,分析其诞生的主要社会背景。
【中西对比】
材料三 图(照片)摄于1978年底北京长安街头。身穿黑色毛料大衣、脖子上随意搭
条围巾,双手插在衣兜里的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先生风度翩翩地走在长安街上,他身
后那群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以及一边那个戴着解放帽、捂着就巴巴对襟棉袄的老农都像看外星人一样望着皮尔·卡丹……

(3)当时中国人的穿着与外国人相比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反差?此后中国人的服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趋向于多样化,个性化,品牌化、潮流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胡人汉服】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汉服出御图》。

(1)着汉服出御,表明孝文帝对汉族文化持何种态度?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山服】
材料二 中山服(下图)国孙中山创制而得名,由于孙中山带头加以提倡,逐渐在社会上流行开来,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后成为中国官方的礼服。

(2)中山服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服装,分析其诞生的主要社会背景。
【中西对比】
材料三 图(照片)摄于1978年底北京长安街头。身穿黑色毛料大衣、脖子上随意搭
条围巾,双手插在衣兜里的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先生风度翩翩地走在长安街上,他身
后那群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以及一边那个戴着解放帽、捂着就巴巴对襟棉袄的老农都像看外星人一样望着皮尔·卡丹……

(3)当时中国人的穿着与外国人相比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反差?此后中国人的服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趋向于多样化,个性化,品牌化、潮流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
今年是公元2017年回望百年前(1917年}的世界各国,有战火硝烟,,有社会动荡,也有机遇出现。走近1917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17年的欧洲】
材料一 到这时欧洲各民族进入了历史上最具毁灭性、最残酷的战争的第四个年头,人们尽管做出了种种牺牲、遭受了种种灾难,但还是看不到战争的尽头,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不仅在战壕中出现,而且也在两大阵营的平民百姓当中出现,其中―个最惊人的表现是:1917年7月19日,德国国会以212票对126票通过了《和平决议》……在英国,前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写了一封公开信,预言若不采取某种方法结束冲突,西方文明将崩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中的“最具毁灭性.最残酷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简要分析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1917年的俄国】
材料二 1917年出现于全欧洲的厌战主义情结在俄国表现得最为强烈、最为普遍;在俄国,3月和11月运发了两次大革命,它们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战后数年世界历史的模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哪次革命?取得了什么成果?指出俄国的“两次大革命与材料一中的战争之间有何联系。
【1917年的中国】
材料三 1917年俄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3)1917年中国正在经历的哪场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闸门?依据材料三指出1917年后这场运动所宣传的思想出现的新变化?并举出在这一新变化影响下发生的改变20世纪中国命运的伟大的开端事件?
【1917年的欧洲】
材料一 到这时欧洲各民族进入了历史上最具毁灭性、最残酷的战争的第四个年头,人们尽管做出了种种牺牲、遭受了种种灾难,但还是看不到战争的尽头,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不仅在战壕中出现,而且也在两大阵营的平民百姓当中出现,其中―个最惊人的表现是:1917年7月19日,德国国会以212票对126票通过了《和平决议》……在英国,前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写了一封公开信,预言若不采取某种方法结束冲突,西方文明将崩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中的“最具毁灭性.最残酷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简要分析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1917年的俄国】
材料二 1917年出现于全欧洲的厌战主义情结在俄国表现得最为强烈、最为普遍;在俄国,3月和11月运发了两次大革命,它们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战后数年世界历史的模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哪次革命?取得了什么成果?指出俄国的“两次大革命与材料一中的战争之间有何联系。
【1917年的中国】
材料三 1917年俄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3)1917年中国正在经历的哪场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闸门?依据材料三指出1917年后这场运动所宣传的思想出现的新变化?并举出在这一新变化影响下发生的改变20世纪中国命运的伟大的开端事件?
3.
古代中国文明灿烂辉煌影响深远。面对近代中国的落后与耻辱,民族复兴和发展是我们中国人的水恒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的辉煌】
材料一
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成为鲜明对照。
----[英]韦尔斯:《世界史纲》
用史实说明唐初中国的“文化腾 达"和“威力远被”。
【近代的屈辱】
材料二 (图)1898年1月16日,法国《Le Petit Journal 》图文报导彩色石印画《中国蛋糕》一幅。图中西方列强围坐在餐案前,分割“中国"大饼,清朝官员只能在后面干着急。漫画众从左到右为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德皇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代表法国的玛莉安女士及日本武士。这幅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1)依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看法产生的背景。
【中国的革命】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3)依据本材料,指出革命“第一步(阶段)"胜利的标志性事件。中国革命是如何完成“第二步"的?
【发展与复兴】
材料四 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即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中国模式一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
“中国模式”从经济体制方面指什么?分析“中国模式”的成功为世界带来的影响。
【古代的辉煌】
材料一
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成为鲜明对照。
----[英]韦尔斯:《世界史纲》
用史实说明唐初中国的“文化腾 达"和“威力远被”。
【近代的屈辱】
材料二 (图)1898年1月16日,法国《Le Petit Journal 》图文报导彩色石印画《中国蛋糕》一幅。图中西方列强围坐在餐案前,分割“中国"大饼,清朝官员只能在后面干着急。漫画众从左到右为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德皇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代表法国的玛莉安女士及日本武士。这幅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1)依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看法产生的背景。
【中国的革命】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3)依据本材料,指出革命“第一步(阶段)"胜利的标志性事件。中国革命是如何完成“第二步"的?
【发展与复兴】
材料四 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即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中国模式一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
“中国模式”从经济体制方面指什么?分析“中国模式”的成功为世界带来的影响。
4.
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崛起是其中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某班开展“资本主义道路发展历程”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

(确立统治)如图1所示
(1)结合以上图片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英美法三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方式有何相同之处,并概括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摆脱危机)如图2所示
(2)如图2所示三位历史名人在位时期都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各是怎样解决的?
(寻找出路)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经济危机也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各国纷纷寻求新的出路。
(3)美国和德国、日本寻找的出路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
(活动感悟)
(4)通过探究,你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新的认识?

(确立统治)如图1所示
(1)结合以上图片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英美法三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方式有何相同之处,并概括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摆脱危机)如图2所示
(2)如图2所示三位历史名人在位时期都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各是怎样解决的?
(寻找出路)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经济危机也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各国纷纷寻求新的出路。
(3)美国和德国、日本寻找的出路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
(活动感悟)
(4)通过探究,你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新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8题)
5.
费正清、魏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各项中不能为这论据的是( )
A.出现了纸币﹣交子 |
B.都城汴京城内外遍布商店铺席 |
C.设立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
D.晋商、徽商等商帮出现 |
7.
美国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费正清先生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 | B.重文轻武政策 |
C.闭关锁国政策 | D.休养生息政策 |
10.
有一位美国汉学家曾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不包括( )
A.李鸿章 | B.左宗棠 | C.洪秀全 | D.曾国藩 |
11.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景剧《红旗飘扬》。其中有一场景与历史史实不符,请帮忙找出来( )。
A.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
B.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C.遵义会议——***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
D.红军长征——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
13.
1947年夏,***听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后,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 这是因为
A.国共两党正式签署(双十协定) |
B.解放战争终于打响了 |
C.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
D.战略大决战开始了 |
15.
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 B.实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
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 D.主张“多党政治” |
17.
2016年4月24日,我们迎来第一个“中国航天日”。这一天的设定和图中内容相关,下列有关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这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 它成功发射于1964年
C. 中国从此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D.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A. 这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 它成功发射于1964年
C. 中国从此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D.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18.
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公元1500年左右,它变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郑和下西洋 | B.哥伦布的成功远航 |
C.欧洲的殖民扩张 | D.文复兴运动的推动 |
20.
列宁在评价某社会主义经典著作时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还在斗争的无产阶级。”
列宁评价的这本经典著作是
列宁评价的这本经典著作是
A.《人民宪章》 | B.《共产党宣言》 |
C.《阿拉木图宣言》 | D.《论联合政府》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