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15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5

1.综合题(共3题)

1.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面对秦国国力贫弱、被动挨打的局面,愤然喊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至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荀子说:“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1)秦国怎样由““诸侯卑秦”发展成诸侯惧怕的“秦之锐士”?请依据材料,写出一项具体措施。
材料二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汉)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
(2)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此举”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写出“帝”是如何“以华(汉)风变之”的。列举一项即可。
2.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的处理民族关系,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图一,结合所学,举一例说明唐朝政府是如何处理与A地区民族的关系的?
(2)图二中元政府针对A地区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有何意义?
材料二: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请写出中国近代以前清朝政府对A地区加强管辖的措施,列举一项即可。
3.
某学校为迎接十九大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精选了部分图片来展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材料一

(1)中共一大的会址在哪个城市?这次会议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2)图3和图4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事件对中共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

(3)图5中井冈山根据地在中国革命中居于什么地位?依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懈探索,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选择题(共11题)

4.
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 )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
C.指南针测向技术D.活字印刷术
5.
下图中的漫画,体现了清朝时期的哪一特点(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
C.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D.思想控制的加强
6.
明朝中期以后,我国外交出现新形势:开始遭受外国侵略,由此出现了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以下选项不符合上述特点的是 ( )
A.郑成功收复台湾B.雅克萨之战
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
7.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向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这场战争”指(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
8.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中国的外交史
B.中国的民族关系发展史
C.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D.近代化的探索史
9.
“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清王朝统治的灭亡,并且从此永远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古老的中国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新中国的成立
10.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叙述最贴切的是( )
A.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D.使中国的革命转为危安
11.
2017年初国家教育部发布重磅消息:“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近代史上日本在中国的罪行罄竹难书,文中所说的“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指的是日本发动的(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12.
某同学利用下面三幅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手工业者庆祝合作化 上海信大祥公私合营挂牌
A.一五计划B.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运动
13.
“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进入了新阶段。”上述材料中“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二大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4.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1997年7月1日零时整,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 )
①结束了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②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③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 ④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