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初三历史第4次限时训练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10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1

1.判断题(共3题)

1.
公元4世纪,亚历山大继承了马其顿王位后,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 的大帝国。( )
2.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极大地鼓舞了广 大人民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争的局势。 ( )
3.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日本、德国法西斯通过政党选举 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对内实行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

2.综合题(共4题)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 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 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 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摘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 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成果和巨大的生 产力也被应用于军事领域: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的相继问世,使 战争扩展到海底和空中;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使 战争可以在更大范围展开。科学技术的成果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被用 于军事,预示着未来的战争更加残酷。
——摘自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抗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 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 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 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 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 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 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 均的问题。
——摘自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列 举一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加强“各民族的相互往来”的交通工具。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的标 志性成就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对未 来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事 例加以说明。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 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4)   面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发展中的中国应如何积极应对?(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5.
   世界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从产生建立到巩固与扩大的过程。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资本主义的产生)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一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分别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
(1)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的分别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资本主义的建立)17—18世纪英、美、法的资产阶级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代表哪些人的利益?
(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颁布的,体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法律文献有哪些?这些文献中有哪些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资本主义的巩固与扩大)19世纪60年代,在美洲、欧洲、亚洲的广袤大地上都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变革,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扩大。
(4)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扩大,其经济根源是什么?哪一改革推动了近代日本成功实现社会转型?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发生了哪一类似性质的大事?
6.
经济发展始终都是摆在各个国家面前的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美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出自美国,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微软、IBM、英特尔等世界级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美国,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战争结束时,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Ⅱ)》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干预”开始于哪一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有何重大举措?
(3)综上所述,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发展给崛起中的中国带来了哪些启示?
7.

   20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改变了历史发展的面貌,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材料二:作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这些历史进步性对战后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是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在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大和平状态。它将昔日的战争策源地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

——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三: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材料一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分别是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一概括苏、美、英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尔塔体系对二战后的世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任答两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体系最终瓦解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新的力量”有哪些?(举两例,请写出一个20世纪末美国挑战这一“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典型事例。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当今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博弈中,发展中的中国应对的根本之道是什么?

3.选择题(共10题)

8.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
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B.南方人民大量北迁
C.北方地区经济发达
D.北方少数民族发展迅速
9.
(题文)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时间段里,出现了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非凡的事集中在那个时代发生,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度、巴勒斯坦等地出现。对“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理解准确的是(   )
A.李白、伯里克利、穆罕默德B.秦始皇、尼赫鲁、汉谟拉比
C.孔子、乔达摩·悉达多、耶稣D.孟子、穆罕默德、伏尔泰
10.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这里论述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11.
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
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
12.
拿破仑加冕称帝时说:“我是一个加冕的华盛顿。”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不同于以往的封建帝王
②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领导本国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
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示意图,数字处填入内容按次序对应分别是( )
A.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B.理想到现实、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C.空想到科学、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
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想到现实
14.
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戈尔巴乔夫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都对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改革。下列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价准确 的是
A.三次改革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
B.列宁的改革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俄国得以确立
D.戈尔巴乔夫改革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15.
某班同学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他们的研究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1947年印度独立,但根据宗教信仰的不同分为印度和巴勒斯坦两个国家
B.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冲突,巴以冲突的关键是宗教争端
C.玻利瓦尔领导南美人民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的独立
D.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6.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沧,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7.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探究资本主义从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时期转为三四十年代的动荡时期的因素中,下列哪一项堪称“萧何”
A.第一次世界大战B.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C.斯大林模式D.经济大危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