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古今中外,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一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军机大臣只能将皇上的意思照抄誊写后向下传达,而不能够对皇帝的旨意做任何的山头或者大的改动)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者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部政治文献?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重要意义?
(3)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什么精神?
(4)以上材料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一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军机大臣只能将皇上的意思照抄誊写后向下传达,而不能够对皇帝的旨意做任何的山头或者大的改动)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者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部政治文献?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重要意义?
(3)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什么精神?
(4)以上材料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2.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与图一人物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图二反映了明朝时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
(3)依据图三漫画,指出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请回答:
(1)与图一人物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图二反映了明朝时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
(3)依据图三漫画,指出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6题)
3.
九年级(1)班正在进行有关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探究活动,下列史实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
D.明朝时,戚继光抗倭 |
4.
以下与《资治通鉴》有关的史实和叙述一致的是( )
①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②该书历时十九年编成③全书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时的三家分晋到五代末年1362年的历史④主编是北宋学家司马迁
①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②该书历时十九年编成③全书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时的三家分晋到五代末年1362年的历史④主编是北宋学家司马迁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④ |
7.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儿童启蒙读物,是北宋初年一个书生编撰的。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其中为首的是赵姓。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
A.当时赵姓人口最多 | B.编者姓赵 | C.赵姓起源很早 | D.宋代皇帝姓赵 |
10.
下列关于元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吉思汗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任务 |
B.元朝皇帝下令蒙古将领把土地全部变为牧场 |
C.棉布开始成为老百姓的主要衣料 |
D.《马可.波罗游记》中向世界介绍了当时都城临安的繁华景象 |
15.
下列关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清初统治者重视农业,鼓励垦荒促进经济发展 |
B.出现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
C.人口的增长,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
D.人口的增长,加重了社会负担,阻碍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边疆地区经济的 |
16.
在中国古代,土地就是农民的根,没了土地等于没了生存的根。明朝末年大量农民破产逃亡,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其原因是
①官府赋役苛重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对后金常年用兵
④连年天灾
①官府赋役苛重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对后金常年用兵
④连年天灾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