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东诸城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08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7/30

1.综合题(共4题)

1.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曾经兴盛辉煌,也曾经固步自封,只有善于总结得失才能不断发展完善自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据材料一并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最核心内容是什么?变法实施后,秦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2)依据材料二,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三: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东京为例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4分)
材料四: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
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并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新状况的原因(4分)。
2.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从西方文明中采纳了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6分)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发表的历史背景?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4分)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据材料分析社会主义探索过程呈现的特点。(5分)
3.
近500年来,人类历史加速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随后派人到欧美考察教育。考察团回国后,明治政府决定推行全民教育政策,逐渐在全国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学校及师范学校、业余学校等;为学习欧美科技,还高薪聘请外籍教师…… 明治政府各部门中,文部省经费开支最多,政府逐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拨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治政府文化教育的主要措施。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促进日本发展有什么作用?(6分)
材料二:  

(2)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俄国、日本和中国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之前三国面临的国内与国际社会形势有何共同之处?他们面对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手段有何共同之处?(6分) 
材料三: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里,中国曾丧失了三次发展的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回眸世界300年(1700~2001年)展望中国新世纪》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丧失三次发展机遇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3分)
材料四  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引自新华网
材料五:在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各国开始认识到,应当寻求有效的全球战略来应对这场危机,通过各种平台加强磋商与沟通……
——引自人民网
(4)据材料四,并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为什么当前这次金融危机会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说出材料五强调各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4分)
4.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类的进步不仅仅表现为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且表现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1)材料一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2分)
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民主),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陈独秀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况指出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2分)
材料三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开始,并因此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社会的状况和价值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运动反映出意大利当时的价值观是什么?(2分)
材料四他(严复)大声对同胞宣称:西方发展的关键是对现实的完全不同的观念,包括理念和价值观。使一个国家变得强大和富有,是思想而不是军事强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为批判当代法国社会,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学说……他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严复认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什么?并概括指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4分)

2.选择题(共7题)

5.
下列城市中,既是古代的对外贸易港口,又是近代了解西方的窗口,还是现代改革开放的前沿。这个城市是
A.广州B.南京C.天津D.上海
6.
作家包天笑曾回忆道:“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当时“民族思想的发动”主要体现在
A.“开眼看世界”B.主张“中体西用”
C.宣传维新变法D.倡导“实业救国”
7.
王尽美是潍坊诸城人,参加过中共一大。1961年,董必武写诗缅怀他和邓恩铭:“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所提会议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C.领导工人运动
D.发动五四运动
8.
潍坊风筝会、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山东海化集团,代表着潍坊发展的足迹,是潍坊经济发展的名片。它们的成功,得益于
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
C.一五计划D.改革开放
9.
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对,于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2月18日在华盛顿会见了达赖。这严重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一原则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干涉内政
C.互不侵犯D.平等互利
10.
“学者与政治家一同复苏了人类尊严的骄傲、人类实践主义的自信以及古典思想的魅力,他们在世俗舞台上首先表达了这些思想。”材料描述的是
A.智者学派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11.
罗斯福自己坦言:“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这话表明了罗斯福新政
A.没有对资本主义做任何调整
B.只维护资产阶级私人利益
C.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D.与法西斯专制实质相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