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在人类历史上,文明的交流演进过程异彩纷呈,特点鲜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阿诺德·J·汤因比
材料三
材料四有人描述二十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1)材料一的图片反应相关史实是什么?西汉王朝为加强这一区域的统治采取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界与西方”的冲突指的是什么?这种冲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为什么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
(3)科技改善生活,材料三哪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4)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和对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上人类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5)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这些趋向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阿诺德·J·汤因比
材料三
马车![]() | 汽船![]() | 飞机![]() |
雕版印刷书![]() | 电话![]() | 笔记本电脑![]() |
材料四有人描述二十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1)材料一的图片反应相关史实是什么?西汉王朝为加强这一区域的统治采取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界与西方”的冲突指的是什么?这种冲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为什么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
(3)科技改善生活,材料三哪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4)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和对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上人类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5)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这些趋向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2.
机遇稍纵即逝,放眼世界今天很多国家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也有的国家错失当时发展机遇。(12分)
材料一

(1) 根据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自明朝中期到1840年间世界和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当世界各国抓住机遇发展国力时,中国错过了哪次战略机遇期?(1分)这一时期即“十七世纪英国则取得一项伟大的成就,为其将来傲视全球奠定坚实基础。”英国抓住的机遇是什么?(1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特征?(1分)这一时期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有哪些共同机遇?(1分)西欧国家之间采取了哪些措施迎接机遇?(1分)
材料三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某些尝试……到1983年年底,几乎全部的农业都以家庭为基础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材料三中给农村来深刻变化的机遇具体内容是什么?(1分)
材料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4)我们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机遇是什么?(1分)还有哪些国际性问题急需解决,(1分)中国如何应对,请你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材料一

(1) 根据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自明朝中期到1840年间世界和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当世界各国抓住机遇发展国力时,中国错过了哪次战略机遇期?(1分)这一时期即“十七世纪英国则取得一项伟大的成就,为其将来傲视全球奠定坚实基础。”英国抓住的机遇是什么?(1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特征?(1分)这一时期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有哪些共同机遇?(1分)西欧国家之间采取了哪些措施迎接机遇?(1分)
材料三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某些尝试……到1983年年底,几乎全部的农业都以家庭为基础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材料三中给农村来深刻变化的机遇具体内容是什么?(1分)
材料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4)我们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机遇是什么?(1分)还有哪些国际性问题急需解决,(1分)中国如何应对,请你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2.选择题- (共12题)
3.
帝曰:“今欲断诸北语(鲜卑语),一从正音(汉语)。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的这次改革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 | B.商鞅变法 | C.王安石变法 | D.戊戌变法 |
6.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发起者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 |
B.地主阶级洋务派 |
C.资产阶级革命派 |
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
7.
有一首词:“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A.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 B.中国共产党诞生 |
C.黄埔军校创建 | 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
9.
伯里克利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说:“这是雅典人与众不同的优点,行动时我们勇气百倍,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文中的“雅典人”是指:
A.除外邦人以外的全体雅典人 |
B.除贵族外的雅典所有公民 |
C.可参加公民大会的所有雅典人 |
D.除第四等级外的所有雅典公民 |
10.
在历史学习中,常会遇到“历史史料”与“历史观点”的区别.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法国大革命传播了“民主”思想 |
B.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
C.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 |
D.莱特兄弟1903年飞机试飞 |
11.
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代表中国,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
B.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
C.D代表日本,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其经济发展迅速 |
D.A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 |
12.
“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或受到的力平衡时(Fnet=0),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材料所说的科学家应该是


A. | B. | C. | D. |
13.
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它实施的原因是
A.英国紧跟美国推行冷战 | B.克服经济发展困难 |
C.共同反抗法西斯的侵略 |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