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思想篇)

⑴识图后你依次能联想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政治篇)

⑵根据图四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根据图五,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改革篇)
材料一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材料二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士崇尚的行头。
⑶根据材料一说说,出现这些变化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⑷材料二现象的出现,源于日本19世纪中期的那一改革?反映了哪一改革措施?
(思想篇)

⑴识图后你依次能联想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政治篇)

⑵根据图四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根据图五,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改革篇)
材料一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材料二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士崇尚的行头。
⑶根据材料一说说,出现这些变化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⑷材料二现象的出现,源于日本19世纪中期的那一改革?反映了哪一改革措施?
2.
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大国崛起之路。
材料一

⑴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说说俄、美两国是怎样解决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阻碍的?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恶性竞争的企业界、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深陷贫困的劳工以及尖锐的劳资关系进行了规定,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 ——邓小平
⑵根据材料二中的两段材料,分别说出: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模式?
材料三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⑶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日本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是哪一条措施?
⑷结合以上大国的崛起,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启发?
材料一

⑴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说说俄、美两国是怎样解决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阻碍的?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恶性竞争的企业界、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深陷贫困的劳工以及尖锐的劳资关系进行了规定,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 ——邓小平
⑵根据材料二中的两段材料,分别说出: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模式?
材料三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⑶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日本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是哪一条措施?
⑷结合以上大国的崛起,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启发?
2.选择题- (共19题)
3.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
C.人们在瓦舍中谈论郑和下西洋的情形 |
D.人们传诵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
5.如图(a)所示的装置名称是{#blank#}1{#/blank#}。如图(b)、(c)和(d)所示,金属盒置于同种液体的不同位置处,该实验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blank#}2{#/blank#}的关系。
6.
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A.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
B.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
D.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
8.
今年5月,在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中,一幅悲壮的《湘江血战》令观者动容。湘江战役使党中央和红军从死亡线上挣脱出来,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由此出现了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就是( )
A.遵义会议 | B.四渡赤水 | C.中共七大 | D.挺进大别山 |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闭合电键S,两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8安和0.3安。
① 求电源电压U。
② 求通过电阻R2 的电流I2。
③ 现用电阻R0替换电阻R1、 R2中的一个,替换前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且电流增大了0.1安。请判断被替换的电阻,并求出电阻R0的阻值。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闭合电键S,两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8安和0.3安。
① 求电源电压U。
② 求通过电阻R2 的电流I2。
③ 现用电阻R0替换电阻R1、 R2中的一个,替换前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且电流增大了0.1安。请判断被替换的电阻,并求出电阻R0的阻值。
11.
“斗地主”已经成为现在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扑克牌游戏,据传在万恶的旧社会,地主横行乡里,无恶不做,人们为了发泄对地主的痛恨,常常在一夭的劳作之后,一家人关起门来“斗地主”。“地主”退出历史舞台是通过下列哪次变革( )
A.土地改革 | B.三大改造 |
C.“文化大革命” | D.改革开放 |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伏。当电键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伏,则此时灯 与 的灯丝电阻之比为{#blank#}1{#/blank#};已知两灯丝的材料和长度相同,则灯{#blank#}2{#/blank#}的灯丝更粗一些。若将两灯并联在同一电路中, 与 的两端电压之比为{#blank#}3{#/blank#}。
1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伏。当电键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伏,则此时灯 与 的灯丝电阻之比为{#blank#}1{#/blank#};已知两灯丝的材料和长度相同,则灯{#blank#}2{#/blank#}的灯丝更粗一些。若将两灯并联在同一电路中, 与 的两端电压之比为{#blank#}3{#/blank#}。
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伏。当电键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伏,则此时灯 与 的灯丝电阻之比为{#blank#}1{#/blank#};已知两灯丝的材料和长度相同,则灯{#blank#}2{#/blank#}的灯丝更粗一些。若将两灯并联在同一电路中, 与 的两端电压之比为{#blank#}3{#/blank#}。
16.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B.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C.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了国家主人
D.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B.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C.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了国家主人
D.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