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福建省尤溪县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493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6/15

1.综合题(共4题)

1.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据此回答(11分)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一例说明“百家争鸣”中能反映当时社会现实需要的观点。(回答时应说明派别或人物、观点)(4分)
(2)秦和西汉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明清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又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4)从秦汉到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思想文化政策措施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分)
2.
材料一 如图,图片资料

材料二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已经五十多年了……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材料三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人民都来解放。”——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资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2)如何正确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3)根据材料三,孙中山为了“彻底的革命”,反对的是什么?为此他做了很多努力,请举一例。
(4)根据孙中山一生的追求和事迹,孙中山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小洁在笔记本写着:“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街头,高呼着‘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进行了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4.
小明制作了“新中国的外交离不开周总理”知识卡片。
时间
外交成就
1953年
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一致达成协议,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优势互补”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选择题(共19题)

5.
小敏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要求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这位皇帝是
A.辽太祖阿保机B.北魏孝文帝
C.西夏元昊D.金太祖阿骨打
6.
如图,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
A.南宋、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B.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南宋
C.魏晋时期、南宋、唐朝中后期D.南宋、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
7.
在厦门鼓浪屿屹立着一尊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青铜塑像,他的功绩是
A.抗击倭寇B.抗击金军C.收复台湾D.出击匈奴
8.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9.
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 ( )
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筹划海军D.培养人才
10.

物体的初速度为v0,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倍,则物体的位移是(   )

11.

物体的初速度为v0,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倍,则物体的位移是(   )

12.

物体的初速度为v0,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倍,则物体的位移是(   )

13.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小说节选:“红卫兵破‘四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运动展开了,我亲眼看见王府井大街各家商店牌匾广告上的古旧名称文字被砸得粉碎,留长发穿旗袍的姑娘当场被剪掉头发撕破衣服。听说一帮帮穿着绿军装卷袖子带红袖标的革命小将真的冲进会场,闯入人家抓住‘地富反坏右’就是拿着鞭子抽,剪。阴阳头’以示惩罚!不幸的当场毙命。(我家对门的老头是个地主出身,吓得上吊自杀了)我们这些‘阶级异己分子’怎敢乱说乱动?老老实实在车间里干活不要吭声吧。”

14.
如果你来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代表中共出现在西安谈判桌上的应该是
A.***B.杨虎城C.张学良D.周恩来
15.

***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目的是(   )

16.
根据下面表格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这一战役是
开始时间
指挥者
结果
1948年9月
林彪、罗荣桓
解放东北全境
 
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7.
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东亚面粉厂按受公私合营。据此推断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A.三大改造B.“大跃进”C.人民公社化运动D.改革开放
18.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革悲剧警示我们必须要(    )

19.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勇敢的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联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必须将重心转向农村,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材料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富国强民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20.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勇敢的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联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必须将重心转向农村,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材料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富国强民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21.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这部法典使用的文字应该是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字母文字D.甲骨文
22.

“文化大革命”是(   )

23.

“文化大革命”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