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泰安东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490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3/4/10

1.综合题(共2题)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秦朝时期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西汉时期为促进汉族与该民族的友好交往的汉族宫女是谁?东汉末年以来,除该民族与鲜卑、羯之外,还有哪两支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2)建立北魏的是哪个少数民族?谁在位时进行了改革?其主要措施有哪些?(至少写出4条)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_______朝时期的人们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由此开始。

(2)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内刻有近500个文字,这种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_______”。

(3)秦统一后,______(人物)下令把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4)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楷书、草书、行书逐渐流行,东晋王羲之的《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本人也被后人称为“______”。

(5)谈谈你对汉字或书法艺术的认识。
 

2.选择题(共1题)

3.

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正是在北部,伟大的全球贸易公司和银行崛起。通货膨胀由南而北——受新的金银资源的刺激、受新的信贷形式及其扩展刺激、受人口增长创造的需求的刺激。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摘编自(美)F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八七会议将土地革命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并列为党的总方针,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在井冈山根据地,为获得农民的支持,广泛开展土地革命。1931年,形成了依靠贫雇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1947年9月,中共中央制定《全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开展土地改革。到1949年10月,全国一亿多农民分得土地。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在新解放的地区实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90%以上的农业人口完成了土改。1952年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新政权获得农民信任,促进了社会的稳定。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土改后建立的小农经济已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中央决定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合作社,变农民个体土地所有为集体所有,建立起土地公有制。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

序号

资料

1

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2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全面展开

3

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4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5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6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7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

2009 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

9

2010 年,中国工业中的粗钢、水泥、化肥、棉布等 200多种工业品均位居世界首位。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10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