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泰州中学附属初中九年级第三次模拟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463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17

1.判断题(共1题)

1.
(本题共8分)民主法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
材料一法典(见下图)刻在一个黑色石柱上,法典把奴隶与金、银、牛、羊等财产相提并论,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一个奴隶的价格相当于一头牛)。法典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伤害他人致残致伤者,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1)请写出该法典的历史地位?(1分)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
(2)请写出孔子的治国思想?(1分)
材料三下图

(3)图中唐太宗采取哪些措施促成了政治清明局面的出现?(1分)
材料四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此条款出自英国议会的颁布什么文件?英国政治体制有何变化?(2分)
材料五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5)这一文件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1分)
材料六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该宪法除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4章106条。
(6)请写出这部宪法的性质。(1分)
材料七***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权不能任性”。
(7)综上所述,你是如何理解***说的话?(1分)

2.综合题(共3题)

2.
(本题共7分)今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借鉴中外改革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施有效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农民们被允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1)“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材料二“西部和西南部的路上挤满了饥饿的搭便车者.每一条铁路旁都能看到无家可归者燃起的营地篝火。我看到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坚硬的路上行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最近的这次麦子和棉花大跌价中变的一无所有的佃农。”
——阿美林格在1932年美国国务委员会上做的陈述
(2)材料二阿美林格的描述反映了当时世界什么事件后产生的结果?对此,美国实施了什么措施?(2分)
材料三(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王郁昭《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我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地方是哪里?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使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2分)
(4)结合以上材料其回答,你认为如何能推动改革有效实施?(1分)
3.
(本题共8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反思近代以来欧洲的历史,也许会给我们实现“中国梦”带来思考和启迪。
(黑暗与光明)
材料一  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
(1)材料一中“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心在哪个国家?哪位思想家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该国革命中颁布的哪一文件体现了这一精神?(3分)
(强大与衰落)
材料二欧洲不仅成了世界的银行家,而且已成为世界的工业工场。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到1913年时,虽然美国达到了35.8%,但这一年欧洲工厂的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47.7%。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我们必须创建一个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重新获得快乐和希望。” ——1946年9月丘吉尔在瑞士的演讲
(2)依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如何?结合所学,请从政治、科技两个方面回答这一经济地位确立的原因有哪些?(3分)
(3)材料三中为了实现“欧洲合众国”的构想,欧洲国家有什么具体的举措?(1分)
(思考与启迪)
(4)综上所述,你认为近代以来欧洲发展的历程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1分)
4.
(本题共7分)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回顾两次世界大战,它既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9年6月28日,……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的国土、1/4的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50公里内不得设防。
——《一战实录》
(1)材料一中所述的条约名称是?(1分)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他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估计,死亡人数约为6000万,物资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世界现代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材料一涉及的“条约”与材料二讲述的“战争”之间呈现怎样的关系?(2分)
材料三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列举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典型战役一例。(2分)
材料四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二战”期间罗斯福演讲
(4)根据材料三、四概括罗斯福认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1分)
材料五由于现实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大国强权主义,由于历史造成的严重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还由于大批原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国家刚刚获得独立,它们仍然需要加强自己的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使得国际社会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世界并不太平。
——《血碑——震撼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
(5)据材料五,你认为怎样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1分)

3.选择题(共9题)

5.
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中洞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具有明显的汉文化特点。影响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B.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D.郑和下西洋
6.
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
A.英国商人在北京、重庆等地做生意
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C.英商迫使清朝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
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7.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受阅部队与群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宣告旧时代的结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南京条约》、渡江战役
B. 《马关条约》、淮海战役
C. 《辛丑条约》、平津战役
D. 《辛丑条约》、辽沈战役
8.
某校八年级同学收集了一些图片资料,在“学习园地”展出新中国“一五计划”成果。他们找到的下列四幅图片中哪一张图片不适合展出
A.B.C.D.
9.
下图为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创作的漫画《跃!跃!跃!》。当时作者热情讴歌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10.
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取得这一成就主要的政治因素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方针
D.科教兴国战略
11.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这三部文件拥有的共同点是
A.都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
B.都打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C.都强调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D.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
12.
林肯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强调“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之间感情的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主要是为了
A.成立美国联邦政府
B.夺取佛罗里达半岛
C.反对南部同盟的分裂活动
D.遏止增加“蓄奴州”的要求
13.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日本在明治维新中体现学习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内容有 (  )
①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②“废藩置县”  
③提倡“文明开化”  
④努力发展教育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