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联谊初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452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3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7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
材料二: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科技、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材料一是培根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评述,其中他没有提到哪项发明?
(2)材料二中的景象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厂房的轰鸣”是哪一动力机器广泛应用的结果?它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材料三描述了哪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又带入到了什么新时代?
(4)请举出一例材料三所描述的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新发明。这次工业革命有一个人被称为“发明大王”,他是谁?
(5)从上述材料来看,古代中国科技领先世界,而近代以来却是西方国家科技领先世界,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想?

2.选择题(共13题)

2.
下列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无关的是:
A.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为逃避北方战乱
C.为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D.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
3.
由“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书圣”,你会想到:
A.王羲之
B.程邈
C.陶渊明
D.诸葛亮
4.
小刚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B.客观条件:罗盘针的使用
C.重大事件:麦哲伦发现新大陆D.消极影响:引发了殖民掠夺的狂潮
5.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②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③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④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论述某运动:“(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据此判断,他论述的是()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D.启蒙运动
7.数百万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数千万个体工商户构成的“草根经济”,蕴藏着巨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发展“草根经济”有利于(    )
8.
第一次确认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9.
以下关于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表述中准确的是:
A.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结果
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
C.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D.殖民压迫使民族独立愿望增强
10.
“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文中的“它”是
A.珍妮纺纱机B.瓦特的蒸汽机
C.火车机车D.汽船
11.
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甲同学说:此举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加快了国家近代化步伐;乙同学说:此举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他们辩论的主题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
C.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
D.法国大革命
12.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相识”。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沦为半殖民地
C.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D.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3.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点燃这场大战的“火星”是
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D.凡尔登绞肉机
14.
《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日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