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2.综合题- (共3题)
5.
2017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也是香港回归20周年。近代中国不断遭受外来侵略,中华民族从未停止抗争的脚步。在先进的仁人志士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壮丽篇章。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19世纪后期我国在国家统一问题上面临严峻的形势,请以西北边疆的相关史实为例加以说明。为挽救民族危机,仁人志士奋起抗争,试列举一位湘籍的民族英雄。
(2)20世纪初期,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了我国哪一重大政治事件?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标志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后,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提出了什么构想?这一构想的创造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4)综合上述探究,对我国当下维护国家统一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19世纪后期我国在国家统一问题上面临严峻的形势,请以西北边疆的相关史实为例加以说明。为挽救民族危机,仁人志士奋起抗争,试列举一位湘籍的民族英雄。
(2)20世纪初期,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了我国哪一重大政治事件?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标志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后,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提出了什么构想?这一构想的创造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4)综合上述探究,对我国当下维护国家统一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6.
制度的创新与实践,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近现代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不断调整与完善中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新的经济模式后来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的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 岳麓书社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早在1979年,当人们还在狂热地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捍卫,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批判的时候,邓小平就独树一帜地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 谭劲松《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材料一中的“尝试已经失败”指的是什么? “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2)材料二中资本主义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什么严重后果?罗斯福实行的“新的经济模式”与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3)材料三中人们捍卫的“计划经济”是受到哪一经济建设模式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经济体制上有何重大突破?
(4)从上述制度的调整与创新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新的经济模式后来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的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 岳麓书社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早在1979年,当人们还在狂热地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捍卫,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批判的时候,邓小平就独树一帜地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 谭劲松《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材料一中的“尝试已经失败”指的是什么? “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2)材料二中资本主义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什么严重后果?罗斯福实行的“新的经济模式”与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3)材料三中人们捍卫的“计划经济”是受到哪一经济建设模式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经济体制上有何重大突破?
(4)从上述制度的调整与创新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意义是主要的,……它大大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地位和力量。
——黄素痷、甄炳禧《重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材料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下
(1)材料一中的“战后科学技术革命”指的是什么?请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日本为例,论证材料一中的观点。
(2)请举出材料二中“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这一合作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意义是主要的,……它大大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地位和力量。
——黄素痷、甄炳禧《重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材料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下
(1)材料一中的“战后科学技术革命”指的是什么?请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日本为例,论证材料一中的观点。
(2)请举出材料二中“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这一合作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选择题- (共6题)
9.
在中国近代史上,湘籍人物谱写了辉煌灿烂的篇章,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对湘籍人物历史功绩的表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率先响应武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程潜、陈明仁 |
B.谭嗣同是全国唯一支持维新变法的巡抚 |
C.曾国藩是中国近代留学事业的开创者之一 |
D.熊希龄、谭嗣同创办的长沙时务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化学校 |
10.
孙中山在辛亥之役中说:“自经此役,中国民主政治已为国人所公认,此后复辟帝制诸幻想,皆为得罪于国人而不能存在。……”“此役”之后( )
A.中国开启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 B.复辟帝制从此绝迹 |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 D.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1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基督教产生于欧洲并逐渐发展成为欧洲第一大宗教 |
B.基督教是中古西欧社会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之上 |
C.基督教的权力至高无上,它始终推动中古西欧社会的发展 |
D.基督教残酷压制“异端”思想,在西欧社会的发展中没有任何进步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