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历史的发展相始终。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对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让我们走进历史,一起探究古今中外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禁穿胡服,仿南朝制定官制,妇女冠服,提倡与汉族通婚。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 : 该法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2)材料二出自罗斯福新政的哪一法令?依据材料指出美国政府颁布这个法令的目的。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世界上掀起了资产阶级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迅速扩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请举出两例史实,说明上述历史观点。与此同时,中国进行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这场运动是什么?
(4)结合上述史实,谈一谈改革给你留下哪些启示?
材料一: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禁穿胡服,仿南朝制定官制,妇女冠服,提倡与汉族通婚。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 : 该法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2)材料二出自罗斯福新政的哪一法令?依据材料指出美国政府颁布这个法令的目的。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世界上掀起了资产阶级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迅速扩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请举出两例史实,说明上述历史观点。与此同时,中国进行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这场运动是什么?
(4)结合上述史实,谈一谈改革给你留下哪些启示?
2.
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成就,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政治篇】

(1)上图反映的是哪一种行政制度?我们现在所在地属于上图中哪一行政区域?该朝代设置什么机构管理西藏地区的?
【经济篇】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海外贸易......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画外之邦”。
(2)举两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商业表现。
【科技篇】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3)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思想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政治篇】

(1)上图反映的是哪一种行政制度?我们现在所在地属于上图中哪一行政区域?该朝代设置什么机构管理西藏地区的?
【经济篇】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海外贸易......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画外之邦”。
(2)举两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商业表现。
【科技篇】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3)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思想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3.
一首歌曲,常常会引起我们对历史的追忆。为庆祝祖国六十华诞,某校开展一次歌咏比赛,让我们从歌曲中找寻共和国的足迹。
主题:歌声飘过60年----共和国的记忆
(1)材料一为什么说***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
(2)结合材料二写出两个志愿军战斗英雄。
(3)材料三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哪个地方获得了解放?
(4)说出材料四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5)材料五中的“公社”是指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建立起来的,你怎样看待这场运动?
(6)材料六中的“老人”是谁?请用简短的一句话评价他。“春天”的到来归功于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
(7)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主题:歌声飘过60年----共和国的记忆
材料一 | 材料二 | 材料三 | 材料四 | 材料五 | 材料六 |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东方红》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 ----《志愿军战歌》 | “驱散乌云见太阳•••翻身农奴把歌唱•••” ----《翻身农奴把歌唱》 | “•••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社会主义好》 | “•••热爱集体爱劳动,我是公社小社员。” ----《我是公社小社员》 |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 ----《春天的故事》 |
(1)材料一为什么说***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
(2)结合材料二写出两个志愿军战斗英雄。
(3)材料三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哪个地方获得了解放?
(4)说出材料四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5)材料五中的“公社”是指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建立起来的,你怎样看待这场运动?
(6)材料六中的“老人”是谁?请用简短的一句话评价他。“春天”的到来归功于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
(7)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4.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一曲天籁般的《我和你》唱出了“地球村”的共同心声。“one world one dream”——我们共同期盼。
【世界被发现】
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大国崛起》解说词
(1)“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意义?【畅游天地间】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2)以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例,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请将下表填充完整。
【合作你我他】

(3)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如今的“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他。这一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有何积极影响?
【世界被发现】
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大国崛起》解说词
(1)“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意义?【畅游天地间】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2)以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例,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请将下表填充完整。
类别 | 时间 | 交通工具 | 发明人 |
水路 | 1807年 | ① | 富尔顿 |
陆路 | 1825年 | 火车机车 | ② |
1885年 | ③ | 卡尔·本茨 | |
航空 | 1903年 | 飞机 | ④ |
【合作你我他】

(3)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如今的“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他。这一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有何积极影响?
2.选择题- (共23题)
5.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⑤建立行省制度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⑤ | D.①②③④ |
11.
(题文)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比赛,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人,所以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这则新闻报道本来是日本侵略者炫耀他们的战绩,却为他们留下了罪证。你认为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A.火烧圆明园 |
B.虎门销烟 |
C.南京大屠杀 |
D.旅顺大屠杀 |
13.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两会上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开始“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 )
A.中华民国成立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C.抗美援朝的胜利 | D.三大改造的完成 |
14.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来”。这些“豪言壮语”反映了(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 B.农业合作化初见成效 |
C.“大跃进”的浮夸风 | D.土地承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
15.
为庆祝“神舟”10号的发射,某校举行“新中国科技成就展”,选取了以下图片,其中我国最先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
A.“神舟”5号安然着陆![]() | B.原子弹爆炸成功 ![]() |
C.东方红1号卫星![]() | D.籼型杂交水稻![]() |
16.
14—15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与“世界’’被发现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 B.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
C.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 D.巩固了欧美资产阶级的统治 |
22.
下表中的内容都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
史实 | 结论 |
①罗斯福新政 |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增强 |
②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 经济全球化开始 |
③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
④苏联解体 |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①③④ |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材料一:2010—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变动情况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国人的海外购物也非常火热。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年末,中国内地“海淘族”突破2000万人,年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淘”消费市场。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材料一:2010—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变动情况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国人的海外购物也非常火热。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年末,中国内地“海淘族”突破2000万人,年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淘”消费市场。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材料一:2010—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变动情况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国人的海外购物也非常火热。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年末,中国内地“海淘族”突破2000万人,年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淘”消费市场。
26.
2009年11月1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出席了在巴黎举行的“一战停战日”纪念仪式。萨科齐说,法德两国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准则,对欧洲抱有同样的愿望,有着同样的货币,因此“两国在政治方面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是非常自然的”。“同样的货币”指的是 ( )
A.英镑 | B.美元 | C.欧元 | D.人民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