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446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 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请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一例)
(2)从材料二看出宋朝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基本特点?
(3)材料三中“布达拉宫”的修建与我国历史上哪件史实有关?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始于哪一朝代?并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4)通过上述史实,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我国民族关系的大团结?
2.
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其含义是地方将领大臣的权利太大,皇帝弱,臣子强。只有拿走他们的权利,将钱币统一标准,拿去他们的士兵,国家自然就安宁了。)
(1)请回答:宋太祖赵匡胤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
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 ( )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 )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 )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 )

2.选择题(共10题)

3.
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下列不属于民族融合的原因的是(  )
A.封建统治者采取和亲政策B.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C.少数民族落后D.少数民族内迁
4.
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C.党项、女真、回纥D.匈奴、回纥、吐蕃
5.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人们休养生息,牛羊遍布田野,白发老迈的人,都不识识打仗的武器了)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6.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东汉时期B.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D.两宋时期
7.
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 )
A.会子B.关子
C.交子D.人民币
8.
在宋代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宋朝出现了妇女缠足的陋习B.在瓦子中你可以听到陈桥兵变的故事
C.宋朝时期西藏成为中国正式的行政区D.宋朝时期人们放爆竹欢度春节
9.
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早市”、“夜市”。他介绍的应该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10.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11.
元朝时,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的是 (    )
A.杭州B.大都C.东京D.兴庆
12.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重要成就,与之有关的史实,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是盛唐诗坛上的双字星。
B.两宋时,词广为流行,达到巅峰。
C.元朝时,曲是最活跃的文学形式。
D.苏轼(苏东坡)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代表作有《窦娥冤》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