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个事件以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个事件指的是什么?并写出西汉专门设置管辖西域的机构名称。
材料二

(2)材料二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3)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材料四: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统治,在新疆和西藏地区分别采取了措施(分别举一例即可)
材料一:这个事件以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个事件指的是什么?并写出西汉专门设置管辖西域的机构名称。
材料二

(2)材料二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3)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材料四: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统治,在新疆和西藏地区分别采取了措施(分别举一例即可)
2.
中国从古到今,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这个新皇帝和西汉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都加强了思想,其各自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3)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制度叫什么?其到了明清之后,开始僵化,请写出其僵化的表现。
材料三: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5)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另一方面,清朝时期,政治方面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其标志是哪个机构的设置?
材料一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这个新皇帝和西汉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都加强了思想,其各自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3)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制度叫什么?其到了明清之后,开始僵化,请写出其僵化的表现。
材料三: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5)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另一方面,清朝时期,政治方面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其标志是哪个机构的设置?
3.
鸦片战争后的80年中国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艰苦探索的历史。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军事失败”具体指什么事件?“少数人”是如何学习“西洋”的?他们学习“西洋”的运动在客观上起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 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译述《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严复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推进了维新运动发展。
——摘自《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6页
(2)与材料一中“少数人”学习“西洋”的运动相比,严复的思想在学习“西洋”方面有什么新的认识?维新运动的开展,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孙中山早年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读书,开始接触西方的一些社会政治学说。他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开业行医。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摘自《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0、41页
(3)孙中山“医国”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依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度恢复帝制。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对越来越混乱的国家形势,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救国的新出路。
——摘自(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5页
(4)材料四中“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是怎样探索救国新出路的?他们的探索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军事失败”具体指什么事件?“少数人”是如何学习“西洋”的?他们学习“西洋”的运动在客观上起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 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译述《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严复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推进了维新运动发展。
——摘自《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6页
(2)与材料一中“少数人”学习“西洋”的运动相比,严复的思想在学习“西洋”方面有什么新的认识?维新运动的开展,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孙中山早年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读书,开始接触西方的一些社会政治学说。他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开业行医。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摘自《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0、41页
(3)孙中山“医国”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依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度恢复帝制。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对越来越混乱的国家形势,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救国的新出路。
——摘自(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5页
(4)材料四中“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是怎样探索救国新出路的?他们的探索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4.
坚持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多年前,一声惊雷响彻中国大地,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被打开。从此中国有了全世界羡慕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说过: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孤立、闭关自守是不行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来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得“一声惊雷”指什么事件?该事件后中国进入了怎样的新时期?
(2)请填出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经济特区名称。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作用。
(3)邓小平在如何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伟大的构想是什么?首先成功运用到了解决哪两个地区?
(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随后在党的十四大上,确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5)邓小平理论最终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材料一:20多年前,一声惊雷响彻中国大地,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被打开。从此中国有了全世界羡慕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说过: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孤立、闭关自守是不行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来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得“一声惊雷”指什么事件?该事件后中国进入了怎样的新时期?
(2)请填出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经济特区名称。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作用。
(3)邓小平在如何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伟大的构想是什么?首先成功运用到了解决哪两个地区?
(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随后在党的十四大上,确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5)邓小平理论最终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2.选择题- (共19题)
5.
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
A.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
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
7.
下面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该条约的签订


A.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B.使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
C.使西方列强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 |
D.标志着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
8.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A. 禁烟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国民革命运动
A. 禁烟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国民革命运动
9.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12.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探索,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探索这一道路的起点是
A.秋收起义 |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
C.遵义会议召开 | D.红军长征胜利 |
14.
***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16.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段话反映了张謇
A.赞成商务立国 |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 | D.提倡实业救国 |
17.
1950年我国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实现农民土地私有制 | B.建立了国家土地公有制 |
C.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D.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18.
一位外国领导人在评价新中国的某项政策时说:“中国经过长时期的流血革命,现在创造出了一条不流血而和平改造资本家的经验,这是有世界意义的。”他高度评价是指我国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哪项政策( )
A. 建立生产合作社 B. 实行行业公私合营
C. 没收资本家企业 D. 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A. 建立生产合作社 B. 实行行业公私合营
C. 没收资本家企业 D. 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19.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土地改革完成 |
C.“一五计划”完成 |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20.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④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④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②④ |
21.
2015年,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全方位外交成果丰硕。以下属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有( )
①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②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关系正常化 ④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①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②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关系正常化 ④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2.
1997年7月1日,董建华致辞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竭尽全力,维持香港一贯的生活方式,维持香港的自由经济体系……确保国际大都会的活力。”此时中国( )
A.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 中英谈判解决了香港问题 D. 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A.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 中英谈判解决了香港问题 D. 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