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博兴县2017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442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8/8

1.综合题(共4题)

1.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新民族。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4)材料四中北魏政府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请问北魏政府改革的领导人是谁?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5)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2.
安庆市某中学溯源史学社的成员们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以下学习成果。A组同学以“数轴上学历史”绘成《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B组同学以“图片中看历史”聚焦近代挽救中国的“名医”。请根据该社团的学习成果,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A组同学学习成果,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因为哪两个历史事件?说说“开始下降”的事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推测B组同学所说下列一场场救治行动各指什么运动。
①自我疗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药慢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猛药重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思想疗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组同学图片中的各位“名医”,你最敬佩的是哪一位?(写出他的姓名)并说出他最主要的贡献
(4)据A组同学学习成果,从B段转为C段的历史性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5)据《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说说C段中1945年发生的什么事件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并完整表述这一事件的伟大意义。
3.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地区史到全球史】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1500年左右世界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试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百年维新】
材料二: 美国舰队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解说词
(2)请说出日本摆脱“内忧外患”的事件性质如何?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走向现代】
材料三: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的革命,尽管没有硝烟弥漫和枪林弹雨,却带来了生产的巨大变化。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3)历史是奔腾不息的洪流,事件就是影响沧浪前进的沙石。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对英国崛起产生深远影响两件主要大事及理由。
【新国新梦】
材料四: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同。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4)你认为林肯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用什么方式拯救了美国?
(5)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以上材料中大国的崛起过程对我们实现“中国梦”留下了什么启示?
4.
大国关系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二十世纪世界格局经历几次重要的演变,深刻影响着世界的局势和各国人民的生活。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斜线、方格部分分别表示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是什么?根据材料二的分析,谈谈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2)材料三中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该新秩序中与中国相关的条约有哪些?
材料四:国际斗争永远都是这样……昨日还是坚定的盟友……现在却完全恢复老样子……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同盟国之间迅速变脸,演化出了冷战。
——摘自《世界上下五千年》
(3)材料四中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该政策体现美国外交的什么新特点?
材料五: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崭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4)材料五中一股股崭新的力量指哪些?反映当今社会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在此趋势下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2.选择题(共17题)

5.
学生参加电节目知识竞赛,有一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他难确定其中表述的选项向你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北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元朝开始应用于军事D.“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6.
清代宫廷戏《宰相刘罗锅》曾风靡一时,但该剧的片名却犯了历史学上的一个常识性错误。根据你掌握的历史知识,你认为它所犯的错误应是(  )
A.“罗锅”一词有辱刘墉人格B.刘罗锅不是清朝的人物
C.“宰相”称谓违背历史史实D.作品中的宰相不止刘墉一人
7.
某同学举办“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图片展。应该入选“明清篇”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8.
有一人生于1845年,卒于1923年,他可能经历过的事情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武昌起义
④新文化运动 
⑤北伐战争。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④
9.
翻开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上面写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其寓意是
A.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B.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C.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抗日战争获得最终胜利
10.
***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胸膛(武汉、南京)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1.
与下列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符的是(  )
A.大生产运动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2.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下列人物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①艰苦创业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科学求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
李大爷一家住在重庆近郊,以务农为生.这是他家1978-1988年家庭收入情况.使他家收入不断增长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4.
某班级举办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所示成就属于20世纪70年代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
在电视荧屏上,你经常可以看到台湾艺人的身影:欧弟在主持《天天向上》,林志颖父子出演《爸爸去哪儿》;你也可以看到李宇春等大陆艺人在台湾舞台上靓丽的身影。这主要说明了(   )
A.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B.大陆明星实力不如台湾明星
C.台湾同胞完全赞同“一国两制”
D.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密切
16.
《大国崛起》: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最终赢得了独立。这段话反映的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D.拉美独立战争
17.
历史解释是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探讨因果关系是其重要形式.在下表中任选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下列作答正确的是(  )
珍妮机
爱因斯坦
瓦特
核电站
火车机车
原子能
 
①关键词:珍妮机    瓦特   火车机车    主题: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②关键词:爱因斯坦   原子能  核电站 主题:原子能时代的来临
③关键词:珍妮机    瓦特   火车机车    主题:蒸汽时代的来临
④关键词:爱因斯坦   原子能  核电站 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8.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他们搜集资料的关键词有“美国南北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下列主题最适合该课题的是(  )
A.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B.近代社会的确立
C.近代社会的动荡D.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19.
如下图为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物,三位人物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发挥的相同作用是
A.都解放了黑人奴隶
B.都维护了国家统一
C.都改变了社会制度
D.都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0.
小明同学在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点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原因:都起因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B.结果:都给人类带来深重的劫难
C.性质: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D.影响:都引起国际关系格局
21.
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
A.明治维新--《大日本帝国宪法》--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B.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创造条件
D.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