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A.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面对这让人骇人听闻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剩宴”。 |
B.操场上,初三的同学们正在进行紧张的体能训练,小明怨声载道,指责体育老师对学生太苛刻了。 |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襟怀。 |
D.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
A.对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部电影,让我们这些“70后”感触颇深。 |
B.无锡地铁一号、二号线正在紧张施工,谁也不会否认将会为无锡市民的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 |
C.加强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是目前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
D.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
2.句子默写- (共1题)
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
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③ ,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④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⑤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⑥不以物喜,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⑧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⑨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⑩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
①古往今来,人们用肉眼观察灿烂的星空,很多发现难免显得粗糙,甚至只是一些臆想。当伽利略等人将望远镜对准了茫茫太空后,人们才逐渐发现了太空的更多奥秘。
②在实践中,人们发现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地球大气层会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二是大气湍流导致地面光学望远镜的角分辨率很难优于1弧秒。1946年,美国天文物理学家斯皮策提出,在太空中安装一台望远镜将突破上述限制。
③1990年,这一设想终成现实。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望远镜送入了太空。然而,哈勃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并非一帆风顺。升空伊始,哈勃就被发现患了“近视眼”,不能辨别140亿光年以外的物体。此后哈勃的陀螺仪、太阳能电池板、影像摄谱仪、绝热毯、冷却剂等都出现过故障,历经五次“手术”才恢复正常。然而哈勃望远镜面临的挑战,也激励着人们推动科研设备及制造技术的革新。每一次维修都让哈勃能够看得更清晰、更遥远。2009年第五次维修后,哈勃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已是最初设计的100倍。
④哈勃望远镜得到的数据引发了天文学的革命:它确定了宇宙历史为137亿年左右,证实超大质量黑洞处于大多数星系的中心,它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并探测到太阳系外存在有机物。20年来,科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的数据发表了7500多篇论文,使之成为历史上最有科学价值的仪器。美国资深宇航员马斯格雷夫说,哈勃望远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台强大的机器,而且在于它把宇宙论、神学、哲学和天文学贯穿了起来。它是人类的一面镜子,让人类自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宇宙?我们处在什么位置?我们是谁,我们该如何作为?
⑤虽然哈勃望远镜将于2014年退休,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过它的接力棒,将人类对深层太空的探索继续下去。
【小题1】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小题2】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以外”能够删去吗?请说明理由。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