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史料研究和学习历史。
(文物)

(1)材料一中的三件文物可以见证的历史分别是 、 、 。
(2)文物二反映出的历史事件影响是( )
(地图)

(3)请判断左侧地图是哪一朝代疆域?该朝代是如何对台湾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
(史学论著)
自强运动是晚晴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内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风暴席卷半个中国,外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起的海疆烽火直逼北京,双管齐下,构成了清王朝开国以来的最大统治危机。由于在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这叫做“防卫性现代化”。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4)自强运动开启的历史原因是什么?自强运动有何历史影响?
(文物)

(1)材料一中的三件文物可以见证的历史分别是 、 、 。
(2)文物二反映出的历史事件影响是( )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B.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C.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D.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基础 |

(3)请判断左侧地图是哪一朝代疆域?该朝代是如何对台湾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
(史学论著)
自强运动是晚晴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内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风暴席卷半个中国,外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起的海疆烽火直逼北京,双管齐下,构成了清王朝开国以来的最大统治危机。由于在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这叫做“防卫性现代化”。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4)自强运动开启的历史原因是什么?自强运动有何历史影响?
2.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某中学决定去六朝古都——南京进行游学活动。请一起来参加此次的游学之旅吧!
(1)游学地点一可以考察了解的历史知识是 。材料一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2)材料一可以用来了解该知识的( )
A.历史沿革 B.实施过程 C.历史影响
(3)材料二中 A、B两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
(4)在参观完静海寺之后,一个同学写下了这样一句话:“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请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材料二中A.B.C三处最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A.共和、民生、民主 B.民族、民权、民生
C.民主、共和、民权 D.共和、民主、民权
(6)游学后同学们对孙中山产生无限敬仰之情。请从以下内容中任意挑选一幅,介绍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提示,可以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结果、影响几个方面介绍)

(7)如果你去南京游学,请从材料四《南京主要旅游景点示意图》中挑选一处作为你必去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游学地点一 | |
![]() | 材料一 来到考场的考生经过守卫验明正身并搜查过没有藏匿印有内容的纸张后,沿着狭窄的通道走到一间小屋子,屋子像蜂巢一样,非常狭小,仅能容下一个人和他的随身物品。小屋中除了一条长椅,一张简易床,以及一块当作桌子的木板,就别无他物了……他们要在这里按考官公布的题目写下“”——由八个不同部分组成的文言文章。其间没有中断,也不允许考生之间有任何交流。 ——《新全球史》 |
(1)游学地点一可以考察了解的历史知识是 。材料一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2)材料一可以用来了解该知识的( )
A.历史沿革 B.实施过程 C.历史影响
游学地点二 | |
![]() | 材料二静海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为明成祖朱棣为褒奖A航海的功德下令敕建的皇家寺院,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其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存之一。静海寺屡遭战火,历代均有修葺,扩建终成今制。此地还是中英《B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议约地,现已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摘编自网络 |
(3)材料二中 A、B两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
(4)在参观完静海寺之后,一个同学写下了这样一句话:“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请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游学地点三 | |
![]() | 材料三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主体建筑为祭堂。祭堂有三座拱门,门楣上分刻“A”“B”“C”字样。祭堂中央供奉孙中山坐像,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 ——摘编自百度百科 |
(5)材料二中A.B.C三处最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A.共和、民生、民主 B.民族、民权、民生
C.民主、共和、民权 D.共和、民主、民权
(6)游学后同学们对孙中山产生无限敬仰之情。请从以下内容中任意挑选一幅,介绍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提示,可以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结果、影响几个方面介绍)

游学地点四 | |
![]() | 材料四图中主要景点注释: 瞻园,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太平天国时期为东王杨秀清王府。园中辟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总统府旧址,是明清王府官邸,太平天国天王府的遗址,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此就任临时大中总统时的官邸。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占领此处。 燕子矶,有着"万里长江第一矶"的称号,鸦片战争时,英国军队由燕子矶登陆;二战时,日寇在此江滩处集中屠杀数万同胞。 |
(7)如果你去南京游学,请从材料四《南京主要旅游景点示意图》中挑选一处作为你必去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3.
历史学习要有三镜意识。显微镜,关注历史细节;望远镜,整体构建历史、把握历史;多棱镜,多维全面认识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望远镜)
材料一 一部中国近代史,首先是中国不断遭受西方各国列强持续不断的侵略与凌辱,人民颠沛流离,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史。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西方列强侵略,争取国家和民族独立,为振兴中华而前赴后继努力奋斗的历史。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的历史。
——摘编自朱英著《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史的阶段特征。并在下图中标出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标志事件。

(显微镜)
材料二 1895年4月17日,中日双方进行了最后一次谈判,这次谈判的内容十分简单,就是在议定好的条约上签字。当李鸿章用颤抖的手,在条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历时一个月的艰苦谈判画上了句号。这个条约的名字叫《中日讲和条约》,又叫。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认明朝鲜国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赔款交清后,未经交完之款,应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船可以驶入以上各口,搭客载货,等等。
5月3日,光绪皇帝在条约上盖上了玉玺,正式批准了这个不平等条约。当时,在场的大臣无不痛哭失声。甲午战争就以这样屈辱的方式结束了。
——摘编自《甲午 甲午》
(2)材料二中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什么?借助材料二你可以了解到哪些历史细节。示例:通过材料二可以了解条约的中方签订者是李鸿章。(写出两条,不可抄写示例)
(3)依据材料二中的内容分析“为何说该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多棱镜)
材料三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在重庆召开的庆祝会上有人出了这样一个灯谜:谜面为“抗战胜利”,谜底是打中国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谜底有以下几种说法:“屈原”(意指日本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①“苏武”②“蒋干”③“毛遂”④“共工”(一个神话人物,“共工”二字理解为“共同”“工作努力”,“工”作动词用)。
(4)如果你是当时的猜谜人,你会从选①—④中谁?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5)请结合史实说明另外任三种答案的合理之处。
(望远镜)
材料一 一部中国近代史,首先是中国不断遭受西方各国列强持续不断的侵略与凌辱,人民颠沛流离,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史。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西方列强侵略,争取国家和民族独立,为振兴中华而前赴后继努力奋斗的历史。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的历史。
——摘编自朱英著《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史的阶段特征。并在下图中标出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标志事件。

(显微镜)
材料二 1895年4月17日,中日双方进行了最后一次谈判,这次谈判的内容十分简单,就是在议定好的条约上签字。当李鸿章用颤抖的手,在条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历时一个月的艰苦谈判画上了句号。这个条约的名字叫《中日讲和条约》,又叫。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认明朝鲜国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赔款交清后,未经交完之款,应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船可以驶入以上各口,搭客载货,等等。
5月3日,光绪皇帝在条约上盖上了玉玺,正式批准了这个不平等条约。当时,在场的大臣无不痛哭失声。甲午战争就以这样屈辱的方式结束了。
——摘编自《甲午 甲午》
(2)材料二中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什么?借助材料二你可以了解到哪些历史细节。示例:通过材料二可以了解条约的中方签订者是李鸿章。(写出两条,不可抄写示例)
(3)依据材料二中的内容分析“为何说该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多棱镜)
材料三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在重庆召开的庆祝会上有人出了这样一个灯谜:谜面为“抗战胜利”,谜底是打中国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谜底有以下几种说法:“屈原”(意指日本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①“苏武”②“蒋干”③“毛遂”④“共工”(一个神话人物,“共工”二字理解为“共同”“工作努力”,“工”作动词用)。
(4)如果你是当时的猜谜人,你会从选①—④中谁?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5)请结合史实说明另外任三种答案的合理之处。
2.选择题- (共21题)
5.
下列史实反映中外交往这一主题是( )
①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②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教经典
③宋辽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④宋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①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②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教经典
③宋辽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④宋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6.
“说明事实之原因结果,为史家诸种职责之最重要者。”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安史之乱——唐朝衰落 |
B.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局面形成 |
C.宋辽西夏并立——民族交往断绝 |
D.闭关锁国——中国落后于世界 |
10.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通讯:“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宝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对这段通讯认识正确的是
A.记录了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劫掠 | B.此通讯写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
C.指出了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 | D.分析了八国联军侵华造成的影响 |
1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洋务热潮。下列言论中,属于洋务派的是
A.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
B.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
C.中国只有实行维新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
16.
***的诗词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反映红军长征的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B.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又一次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1935年中国共产党曾召开一次会议,它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有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22.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的三大战役,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被称为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是
A.转战陕北、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
B.挺进中原、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
C.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
D.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