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372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8

1.综合题(共2题)

1.
民族交融、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三月,各路少数民族地区首领齐聚长安城,请求唐太宗担任“天可汗”,“天可汗”的意思是“各族共同的君主”。
材料二 王善军在《南宋社会中的契丹人》中提到,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南宋的契丹人,其社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因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的交融,逐渐失去了其民族特征。
材料三 就族源而言,回族先人主要包括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等中亚人,回族在形成过程中,还大量地融进了汉,蒙(主要是汉)等族的成分。

——摘编自《回族的形成》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这位“各族共同的君主”励精图治,开创了盛世局面,历史上将他的统治时期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契丹人”建立的政权与北宋之间的民族主流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依据材料指出“契丹人”“逐渐失去了其民族特征”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时期,以“回族”的形成为代表的民族大交融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2.
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主要矛盾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加强了君权,从而使相权在实际上有所分散。宋代的办法是将宰相领导的六部变成虚职,新设其他职务去掌握实权……他们的地位虽略低于宰相,但都直属于皇帝,秉承皇帝旨意处理政务,不再是宰相的下属。宰相由“事无不统”,变成了纯粹的民政长官。

——摘编自《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材料二 皇帝变成了他自己的宰相。这就使他自己肩上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这种情况对充满干劲的洪武帝(朱元璋)来说也许是合意的,但对以后那些更冷漠的诸帝来说则并非如此。

——摘编自《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

材料三 雍正时期的军机大臣,不过是传旨办事,对制定政策起的作用不大。雍正帝创立军机处。把它和奏折制度相结合,即以朱批谕旨答复臣下奏折,召见军机大臣授以政事机宜,天下庶务总归他一人处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为加强君权所实行的制度是什么?概括唐宋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共同措施。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什么洪武帝“变成了他自己的宰相”?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洪武帝这一做法的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军机处”的设置有何意义?
(4)君权与相权之争以君权的胜利宣告结束。这一结局对当时的中国有何积极作用?

2.选择题(共16题)

3.
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的问题。网友吴铭说,有迁都的可能性,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面发生过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在其统治时期都迁过都。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
A.长安B.咸阳C.洛阳D.成都
4.
观察下图,图片反映的机构设置的历史意义在于
A.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B.是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C.新疆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D.是中央王朝首次在东北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人认为因修建“此河”致使“隋亡”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隋炀帝
D.唐玄宗
6.
以下是某同学绘制的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年代尺的主题应该是建立治世局面盛世局面灭亡
A.南北朝并立
B.明清的更替
C.南宋的发展
D.唐朝兴衰史
7.
诗歌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下列哪一人物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黄金时期的代表人物
A.白居易
B.辛弃疾
C.罗贯中
D.孔尚任
8.
有人评价某一农具“自转不息,终夜有声”,“人无灌溉之劳,田有常熟之利”。该农具是
A.
B.
C.
D.
9.
有人称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南北朝”时期。其实,倒不如说这是又一次的“三国鼎立”局面更符合历史实际。这一“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于
A.10世纪前期
B.10世纪中期
C.11世纪前期
D.12世纪初期
10.
穿越时空,小明回到了北宋时期的开封。以下对其所见所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逾百万,熙熙攘攘
B.瓦子勾栏,活动众多
C.买卖兴隆,“会子”通行
D.店铺林立,商业繁荣
11.
“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责送银、绢。”该协议签订后,出现了下列哪一局面
A.三国两晋南北朝
B.南宋与金对峙
C.辽,西夏、北宋政权并立
D.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2.
李清照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此前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内容则充满了血和泪。这从本质上说明
A.作者词风变化
B.词的境界开阔
C.文学源于生活
D.词的地位提高
13.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与忽必烈相关的历史事件,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继承汗位
②迁都大都
③建立元朝
④统一全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14.
清朝政府明文规定:“台湾虽设行省,必须与福建联成一气,如‘甘肃新疆’之制,庶可内外相维。”材料中的“台湾……设行省”这一事件发生于
A.1661年
B.1662年
C.1885年
D.1684年
15.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广大民众欢迎和拥护“闯王”是因为他提出了哪一口号
A.“唯才是举”
B.“均田免赋”
C.“独尊儒术”
D.“垦荒屯田”
16.
“自永乐三年(1405年)(我)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以下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事件名称——郑和七下西洋
B.起止时间——1405~1433年
C.事件影响——促进友好交往
D.事件性质——进行殖民掠夺
17.
“全城核心、殿宇近9000间,规模宏大,建筑群”等关键词是对下列哪一建筑的概括
A.大运河
B.长安城
C.紫禁城
D.明长城
18.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