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人教部编版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371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8

1.综合题(共1题)

1.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责族,出生于战国末期韩国的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郑韩故城)。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他与秦相李斯等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
材料二 经过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变法侵犯了责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商鞅失去变法的强有力支持者,太子即位后,贵族控告商鞅谋反,商鞅有口难辩,只得逃亡。
材料三 孝文帝实施的汉化政策中最重要的,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魏书·威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的思想主张。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
(2)材料二中的商鞅变法的结果如何?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该变法中的两项措施。
(3)材料三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改革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使材料二、三所述的两次改革成功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评价一次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2.选择题(共4题)

2.
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过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在其统治时期都迁过都。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
A.长安B.咸阳C.洛阳D.成都
3.
某位历史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张名人卡片(如下图)。其中,空格处不能填写的内容是
A.数学名著《缀术》B.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
C.先进历法《大明历》D.著有《水经注》
4.
《齐民要术·种谷》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段材料说明农业的发展要
A.改革生产工具B.遵循自然规律C.注意施肥方法D.大力开垦荒地
5.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A.钟繇B.王羲之C.胡昭D.顾恺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