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描绘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该少数民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是在哪一时期?
(2)依据图二,写出宋朝时期的政治特点。宋朝与辽、西夏、金维系“友好”关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图三是清代避暑山庄与外八庙的外景。这一建筑群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合三幅图片,请简要概括我国古代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特色。

(1)图一描绘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该少数民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是在哪一时期?
(2)依据图二,写出宋朝时期的政治特点。宋朝与辽、西夏、金维系“友好”关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图三是清代避暑山庄与外八庙的外景。这一建筑群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合三幅图片,请简要概括我国古代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特色。
2.
古代中国各朝代的政治制度既有沿袭,又有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材料二中的“这两种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指出这两种制度实施的共同影响。
(3)阅读材料三指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什么?综合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权柄。
——《百家讲坛》
(1)阅读材料一,材料中的“制度”的首创者是谁?为了有效地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他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中的“这两种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指出这两种制度实施的共同影响。
(3)阅读材料三指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什么?综合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2.选择题- (共7题)
4.
古今中外,安定社会、保障民生、和谐发展是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下列属于“保障民生”内容的有( )
①秦国变法中奖励生产
②唐太宗注重轻徭薄赋
③元世祖下令劝课农桑
④明太祖设立锦衣卫
①秦国变法中奖励生产
②唐太宗注重轻徭薄赋
③元世祖下令劝课农桑
④明太祖设立锦衣卫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5.
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 B.科技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 |
C.局部的战乱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 D.政府的重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
6.
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大众普及,从吟诵的诗、吟唱的词,到贩夫走卒哼唱的曲,再到妇孺皆宜的小说,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表现方式越来越白由。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
A.唐诗——“三吏”、“三别”——白居易 | B.宋词——《如梦令·寻寻觅觅》——苏轼 |
C.元曲——《窦娥冤》——关汉卿 | D.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曹雪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