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五四制)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试卷号:37367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

1.综合题(共2题)

1.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18年是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则民不移(迁移)……无夺民时(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
(1)依据材料概括改革内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勿照搬原文)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蔗长,卒定变法之令。商君相秦十年,宗宣贵族多怨望。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中的“卫鞅”是谁?这次改革的理论依据与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同?依据所学知识写出这次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措施。
材料三: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
(3)材料三中“帝”是哪位少数民族皇帝?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秦国变法前已经有很多开明的奴隶主将土地租给个人耕种;北魏改革前我国北方已经出现了“胡汉杂居”的现象。结合以上现象分析这两次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这两次改革各有何积极影响?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二个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并立政权较多,政治经济发展较为复杂,南北方的发展有较大的差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中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是那个政权?图三、图四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反映了江南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试从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人口技术和人们的主观努力等方面阐述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得到开发的原因。

2.选择题(共10题)

3.
某同学查阅了“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北人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历史资料进行主题研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B.社会大变革时期
C.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4.
被后人称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我国古代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郦道元
C.司马迁
D.顾恺之
5.
达尔文曾经说,他的人工选择思想形成是受到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一位著名农学家著作的影响。这部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论语》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史记》
6.
1976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这是为了纪念祖冲之在哪一方面的贡献
A.测定了地震方位
B.发现了月食的原因
C.在圆周率方面的贡献
D.写成《水经注》
7.
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剩下一种。请问:秦统一后写“剑”字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楷书
8.
汉武帝时期,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弟子的官吏是
A.御史大夫
B.刺史
C.太尉
D.司隶校尉
9.
汉朝时,派使臣出使大秦,他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先后要经过的地点是
①今新疆境内
②河西走廊
③西亚
④大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0.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北方战乱频繁
B.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11.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材料中的“造意”出自
A.张衡B.蔡伦C.华佗D.张仲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