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涟源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365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综合题(共3题)

1.
文字的出现是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A图文字出土于非洲尼罗河流域,这里产生的古代文明在建筑方面的代表成就是什么?
(2)B图文字是在两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发现的,这里还发现了一根黑色的玄武岩石柱,石柱上部刻有浮雕,下部刻的法典就是使用这种文字。这部法典是什么?
(3)C图文字存在于公元前2200-前1750年的印度河流域。这里曾确立了按血统、职业和肤色分成四个等级的制度,这个古代世界最森严、最复杂的等级制度叫什么?
(4)D图之类的物品最早发现于河南安阳,其中的刻画符号被称为什么文字?E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以上古代四大文明的形成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有何共同之处。
2.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革命成功后,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有效限制……英国之所以能在群雄林立的欧洲脱颖而出并顺利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
——摘自张国君著《大国是怎样崛起的》
材料二 经过艰苦的斗争,大陆军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1787年,13个州的代表在费城举行制宪会议,最终制定了联邦宪法。宪法规定美利坚合众国的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采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四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史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作用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1)材料一中所说的“政治体制”指的是什么?这种“政治体制”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3)材料三认为法国为什么要用暴力方式来克服封建王权?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竹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各有哪些?
3.
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百年前,人类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萨克·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林肯是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人们怀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马克思曾说:“在美国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谋求自身解放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受压迫者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还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材料一中所述牛顿的哪一贡献使“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林肯受人景仰的原因。
(3)材料三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指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哪些原则。

2.选择题(共20题)

4.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昭君出塞
D.张骞出使西域
5.
大学这种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西欧中古文明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12世纪时西欧大学兴起,其根本原因是。
A.人们对知识的需求
B.活跃的社交和宽松的环境
C.教师自治团体的争取
D.城市的复兴和工商业的繁荣
6.
在古代埃及,掌握国家一切大权的国王被称为
A.元首
B.元老
C.法老
D.哈里发
7.
古代文明的生产生活特征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古希腊文明的特征为
A.农耕文明
B.游牧文明
C.海洋文明
D.大陆文明
8.
古希腊文化繁荣,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他们创立了众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门类。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三杰,他们属于
A.哲学家
B.文学家
C.数学家
D.物理学家
9.
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波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0.
公元四、五世纪,日耳曼人不断侵入西罗马帝国,并在帝国废墟上建起诸多蛮族王国,其中存在时间最长,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A.西哥特王国
B.东哥特王国
C.法兰克王国
D.勃艮第王国
11.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D.男女平等权
12.
拿破仑说:“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取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下列关于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的各项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A.颁布了《民法典》
B.扩大了法兰西的疆域
C.平息了国内叛乱
D.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13.
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A.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B.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C.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D.维护目家统一
14.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伦敦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早期殖民掠夺开始
B.刺激英国工商业发展
C.欧洲手工工场兴起
D.意大利商业地位上升
15.
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迫重新召开议会。议员们重申了控制征税的权力,并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这次斗争
A.推翻了国王的统治
B.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C.标志着国家的独立
D.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序幕
16.
“经过近千年中古时期的黑暗,人们终于在希腊、罗马的文化中找到了充满活力的思想和人性的光芒,开始冲破教会的束缚。”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新航路开辟
17.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欧美先进国家“遍地开花”。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经济发展缓慢
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迅速
C.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18.
“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此言论最有可船出自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林肯
D.拿破仑
19.
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一情景最符合日本明治维新哪一措施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B.提倡社会文明开化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20.
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
A.市场问题B.资金问题
C.劳动力问题D.原料问题
21.
“只有团结,才能驱逐西班牙人,建立一个自由的政府”。这句名言极有可能是出自下列哪一人物之口?(  )
A.华盛顿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D.拿破仑
22.
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一个曾叱咤欧洲政坛几十年的风云人物和一个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连在了一起。这两个人物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B.拿破仑和贝多芬
C.达尔文和梵高D.牛顿和爱因斯坦
23.

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节俭悖论,人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对国家社会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入减少。这启示我们(   )

①个人应该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    ②政府应当刺激消费

③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        ④应该重视消费的作用,积极引导消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