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356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0

1.综合题(共2题)

1.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魏主”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

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

﹣﹣《资治通鉴》

(1)依次写出三则材料中我国古代史上的三次政治改革。

(2)根据材料一分析此次改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哪一项?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改革的历史意义。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有何看法?

2.

   两宋时期,是我国继隋唐经济繁荣之后出现的又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1)材料一图(a)是南宋《耕织图》,它反映了南方农业的发达,当时南方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重要的粮仓在哪里?

(2)材料一图(b)是在泉州出土的宋代商船,宋代政府为发展海外贸易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材料一图(c)是精美的宋代瓷器。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哪一地方在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7题)

3.
南宋陆游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诸侯》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的“胡”是指(  )
A.匈奴B.女真C.契丹D.党项
4.
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加强中央财政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管理
B.使朝廷获得了充足的“岁币”
C.保证了中央的财政供给
D.消弱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5.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材料中的“蕃”指的是(  )
A.吐蕃B.女真C.契丹D.党项
6.
后人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尊孔崇儒,这体现了宋朝统治者(  )
A.重文轻武B.改革科举制度
C.削弱相权D.实行“推恩令”
7.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B.西夏C.金D.元
8.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谱写出许许多多对外文明交往的赞歌。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对外交往成就的是(  )
A.日本遣唐使来华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D.鉴真东渡
9.
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