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2)材料二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改革?据材料概括改革的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材料一:日本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实行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政策,从1633-1639年间就颁发了五次“锁国令”,这一政策使日本经济长期处于迟缓之中。
材料二:1853年,美国舰队以武力打开日本国门。面对严峻的局面,以武士为首的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拥护明治天皇进行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在此后100多年里,虽经二战的重创,到今天日本仍然成为世界上第三号经济强国。
材料三: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和留学生、外国人到长安居住……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
材料四: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这一政策使中国远离资本主义经济潮流,一直到鸦片战争中国大门被列强的炮火轰开。直到一个多世纪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位置,以主动的姿态学习世界技术和文明的精华,从沿海到内地逐步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开始复苏,逐步迈向富强。
(1)材料一、二中日本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是从 到 。材料三、四中,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是从 到 再到 。(2)从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国运的盛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之间有何关系?
(3)以上四则材料对于我国国家发展有何启示?
材料一: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 即组织成为统治保险人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让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材料二: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1)材料七出自什么文件?这个文件的作者是谁?该文件发表有何历史意义?(2)材料八中恩格斯的这段话,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该历史事件弘扬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2.简答题- (共4题)
3.选择题- (共8题)
A.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C.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 D.率军远征俄罗斯 |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 B.肯定了英国宪章运动 |
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 | D.赞扬了文艺复兴运动在英国的广泛开展 |
①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
②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
③建立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
④促进了世界的长久和平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①雅尔塔会议
②诺曼底登陆
③德国进攻波兰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④③②① | B.③①②④ | C.③④①② | D.③④②① |
①三国协约的形成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③三国同盟的结成 ④联合国的成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简答题:(4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