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354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2)材料二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改革?据材料概括改革的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实行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政策,从1633-1639年间就颁发了五次“锁国令”,这一政策使日本经济长期处于迟缓之中。

材料二:1853年,美国舰队以武力打开日本国门。面对严峻的局面,以武士为首的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拥护明治天皇进行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在此后100多年里,虽经二战的重创,到今天日本仍然成为世界上第三号经济强国。

材料三: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和留学生、外国人到长安居住……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

材料四: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这一政策使中国远离资本主义经济潮流,一直到鸦片战争中国大门被列强的炮火轰开。直到一个多世纪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位置,以主动的姿态学习世界技术和文明的精华,从沿海到内地逐步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开始复苏,逐步迈向富强。

(1)材料一、二中日本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是从 。材料三、四中,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是从 再到
(2)从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国运的盛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之间有何关系?
(3)以上四则材料对于我国国家发展有何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 即组织成为统治保险人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让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材料二: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1)材料七出自什么文件?这个文件的作者是谁?该文件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八中恩格斯的这段话,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该历史事件弘扬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2.简答题(共4题)

4.
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潮走向立法,请分别列举出英国、法国为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
5.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文献是什么?
6.
以上革命有什么相同的积极作用?
7.
指出英、法两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相似的根本原因。与英、法两国相比较,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有何特殊性?

3.选择题(共8题)

8.
在某朝代的疆域中,山东、河北地区属于“中书省”管辖。这一朝代是(   )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
9.
“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种姓制度B.共和制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D.联邦制
10.
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是
A.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D.率军远征俄罗斯
11.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一论断(  )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B.肯定了英国宪章运动
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D.赞扬了文艺复兴运动在英国的广泛开展
12.
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是(    )
①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
②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
③建立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   
④促进了世界的长久和平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3.
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雅尔塔会议 
②诺曼底登陆   
③德国进攻波兰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④③②①B.③①②④C.③④①②D.③④②①
14.
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成立相应的国际组织,共同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能够证明上述结论的史实有()
①三国协约的形成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③三国同盟的结成    ④联合国的成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
(下图)《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最“震撼世界”的是()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C.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简答题:(4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