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初中名校2019年中考历史四模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353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3

1.综合题(共1题)

1.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皆为非法。”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摘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初中历史教材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哪一部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的出现开始于哪一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出现”的法律文件名称。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在1789年的这一天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

2.选择题(共21题)

2.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A.佛教的传入
B.民族的汇聚
C.疆域的扩大
D.全国的统一
3.
在福建三明宁化县,一群被当地人称为“谱师”的“当代毕昇”正活跃在乡间,由此可判断,这些“谱师”所拥有的技术应该是
A.雕版印刷术
B.造纸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4.
某同学选用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5.
“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两宋时期的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太湖流域D.珠江流域
6.
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做的贡献包括
①设置台湾府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册封五世达赖
④册封五世班禅
⑤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⑥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7.
1866年,京师同文馆开设了“算学”馆,学员兼学医学、机器制造、西洋史地和万国公法等科。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B.辛亥革命的爆发
C.科举制度的废除D.百日维新的推行
8.
如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作者对辛亥革命并不认同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9.
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具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意义是(   )
A.B.C.D.
10.
以下所示摘选自《困境中的突围:重大突发事件与国民政府的对策》一书的目录。由此判断国民政府是针对哪一事件采取的对策?
第三章国民政府的外交对策
第1节
开展对日交涉,谋求和平解决
第2节
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国际同情与支持
第四章国民政府政治、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节
国民政府政治上的变动
第2节
国民政府战时经济政策的调整
 
A.国共内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1.
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 )
A.北平和平解放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三大战役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2.
歌曲是流动的历史,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下列歌词出现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是(  )
A.“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学习雷锋好榜样
D.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13.
“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了正确的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材料中的“政治决断”是指…
A.开始实行土地改革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
如下图图表是1750年﹣﹣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结合所学,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的原因是
A.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光荣革命
D.殖民扩张
15.
下列革命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
①法国大革命
②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
③俄国十月革命
④中国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6.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欧洲的两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许多的杰出代表。下列有关他们的搭配正确的是
①但丁一一文艺复兴的先驱
②孟德斯鸠一一“三权分立”学说
③卢梭一一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④莎士比亚一一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
以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为研究材料,可确定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扩展B.民族独立战争
C.君主专制加强D.对外殖民扩张
18.
下列属于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的是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发明许多电器产品C.提出了进化论观点D.创立了逻辑学学科
19.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转移到
A.地中海区域大西洋沿岸
B.大西洋沿岸地中海区域
C.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
D.地中海区域太平洋沿岸
20.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相似表现有:
①曾以中立地位发战争财
②为捞取战利品而决定参战
③美国参加加速了战争结束
④美国参战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
时空观念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科索沃战争
②苏联解体
③纳米比亚独立
④印度独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22.
有历史学家说:“威尔逊主义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安抚德国,克里孟梭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威慑德国;威尔逊的成分足以招人轻视,克列孟梭的成分又足以激发仇恨”。这反映了《凡尔赛条约》(  )
A.稳定了战后世界秩序B.有利于各国均衡发展
C.存在不安定的因素D.彻底削弱了德国势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